网络舆论中“悯弱”现象产生之文化及社会心理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8 09:52
伴随着话语权的获得,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观点的意愿不断高涨,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舆论阵地,网络舆论蓬勃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并开始在各种事件中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近些年,随着网络舆论影响的逐步扩大,其中的某些现象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悯弱”现象。“悯弱”现象,即指在网络舆论中,舆论倾向出现明显的偏于被主观认定的“弱者”的现象。不仅如此,其中,“弱者”的界定变得混乱,更易受到既有态度、情感等非客观因素影响。之所以针对“悯弱”现象进行研究,是因为在网络舆论中,“悯弱”现象表现出的危害较严重,“谁弱谁有理”成为其真实写照,也可能会影响到舆论的正常发展,诱发网络暴力,波及无辜他人,并产生错误的示范效应,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从文化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探究“悯弱”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本着内外结合的方法,希望能够更全面的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客观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在文化因素中,社会中价值观的异化以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过度解读被认定为造成“悯弱”现象出现的原因,这是从当下和传统入手进行解读;而在社会心理角度,则分别阐述了公众焦虑心理、共情心理以...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华社一周热点舆情一览表
网络舆论也更具多元性。以江歌遇害案为例,下面两图是江歌案再次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后,媒体报道分析图(图2①)和网民的话题分析图(图 3②):①②蚁坊软件舆情报告.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EB/OL].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1117165900,2017-12-14.
图 3 “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网民话题分析图从两图数据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媒体从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对案件进行相关信息的梳理和分析,网民对于整个事件的关注点并不集中在案件本身,更则是从道德和人性面引发的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论场中“道德绑架”现象分析[J]. 王艺超,姚建军. 学理论. 2017(12)
[2]新闻救济现象探析——以“偷鸡腿妈妈”事件相关报道为例[J]. 卢娟. 传媒. 2017(19)
[3]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 杜振吉,孟凡平. 学术研究. 2016(03)
[4]对新媒体时代网民理性缺失的思考[J]. 陈淑文. 新闻世界. 2015(11)
[5]网络环境下的司法公信力——由“夏俊峰案”看公民的舆论与司法判决的冲突[J]. 薛倩,魏宝涛. 新闻传播. 2014(14)
[6]对犯罪者不能“无底线同情”[J]. 刘雪松. 浙江人大. 2014(08)
[7]文化功能及其变迁[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8]认知的依赖性[J]. 约翰·哈德威格,成素梅,纪雪丽. 哲学分析. 2013(04)
[9]资本对价值观的异化以及价值观创新初探[J]. 邵艳军. 商业时代. 2013(19)
[10]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报偿理论[J]. 费尚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博士论文
[1]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 孙静.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网络空间“弱者”抗争的集体认同研究[D]. 徐虽.重庆工商大学 2017
[2]“撞人纠纷”事件中媒介话语的“同情表达”研究[D]. 查禹.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心理不安全感、群体认同对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D]. 董贝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4]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 孟凡平.曲阜师范大学 2004
[5]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 王珍喜.云南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89340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华社一周热点舆情一览表
网络舆论也更具多元性。以江歌遇害案为例,下面两图是江歌案再次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后,媒体报道分析图(图2①)和网民的话题分析图(图 3②):①②蚁坊软件舆情报告.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EB/OL].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1117165900,2017-12-14.
图 3 “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网民话题分析图从两图数据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媒体从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对案件进行相关信息的梳理和分析,网民对于整个事件的关注点并不集中在案件本身,更则是从道德和人性面引发的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论场中“道德绑架”现象分析[J]. 王艺超,姚建军. 学理论. 2017(12)
[2]新闻救济现象探析——以“偷鸡腿妈妈”事件相关报道为例[J]. 卢娟. 传媒. 2017(19)
[3]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 杜振吉,孟凡平. 学术研究. 2016(03)
[4]对新媒体时代网民理性缺失的思考[J]. 陈淑文. 新闻世界. 2015(11)
[5]网络环境下的司法公信力——由“夏俊峰案”看公民的舆论与司法判决的冲突[J]. 薛倩,魏宝涛. 新闻传播. 2014(14)
[6]对犯罪者不能“无底线同情”[J]. 刘雪松. 浙江人大. 2014(08)
[7]文化功能及其变迁[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8]认知的依赖性[J]. 约翰·哈德威格,成素梅,纪雪丽. 哲学分析. 2013(04)
[9]资本对价值观的异化以及价值观创新初探[J]. 邵艳军. 商业时代. 2013(19)
[10]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报偿理论[J]. 费尚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博士论文
[1]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 孙静.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网络空间“弱者”抗争的集体认同研究[D]. 徐虽.重庆工商大学 2017
[2]“撞人纠纷”事件中媒介话语的“同情表达”研究[D]. 查禹.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心理不安全感、群体认同对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D]. 董贝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4]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 孟凡平.曲阜师范大学 2004
[5]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 王珍喜.云南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89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8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