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视域下段子文化浅析 ——以手机应用《内涵段子》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9 22:13
提及段子,人们大多会想起2005年9月1日由广东移动公司掀起的红段子短信热潮,资料显示,当年中国短信年发送量人均550条,而红段子参与者已超过5000万人,转发红段子的总量超过15亿条,直至2009年底,以红段子为代表的段子文化发展高潮才逐渐降温,自此段子文化的发展也逐渐进入相对沉寂的阶段,直到2013年,大量的段子应用软件蜂拥而出,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手机应用市场,标志着段子文化迎来了再一次的发展高潮。段子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点。从古代的民谣、顺口溜到近代的评书、相声,再到现代的笑话、脱口秀,段子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与演变。如今,借助手机应用平台而勃兴的段子文化,在继承原有的短小精悍、娱乐搞笑特点的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特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兴起,使得手机应用技术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海量手机应用的研发和普及,不仅改变了受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也推动了段子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段子应用软件的产生,便是段子文化借助手机应用平台进一步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推动段子文化勃兴的重要因素。目前流行的段子,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2 段子文化概述
2.1 段子文化的定义
2.2 段子文化发展简述
2.3 当代段子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2.3.1 对传统文本特点的继承
2.3.2 新时期段子创作的多样化表现
3 基于手机应用《内涵段子》的段子文化分析研究
3.1 手机应用《内涵段子》
3.2 基于《内涵段子》段子的样本采集和分析说明
3.3 段子内容创作的新特点
3.3.1 内容表达的感性化
3.3.2 语言表达的时尚化
3.4 段子在题材上和表达功能上的基本分类
3.4.1 段子主要创作题材的分类
3.4.2 段子的意愿表达功能分析
3.5 受众对段子的认知态度分析
3.5.1 受众普遍认同与支持
3.5.2 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类段子传播量大,认可度高
3.5.3 两性段子互动性最强,受众喜闻乐见
3.5.4 情感表达类段子两极分化,褒贬不一
3.5.5 具有文学审美和正能量的段子较少出现,但倍受追捧
3.6 现下段子传播的主要问题
3.6.1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3.6.2 段子涉黄问题
4 段子文化的社会发展大环境探析
4.1 段子文化兴起的宏观社会背景
4.1.1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强化了段子反映舆情民意的社会功能
4.1.2 现代消费模式和消费心理,带来段子发展方向和内容创作上的转变
4.2 科技的发展是段子文化兴起的直接推动力
4.2.1 多媒体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和普及,引发段子表现手段的进一步拓展
4.2.2 便捷、互动的信息传播平台支持,推动了段子的高效率传播
5 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5.1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亟待防范与规制
5.2 黄段子泛滥,亟待可量化规章制度的出台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杨临萍,姚辉,姜强. 法律适用. 2014(12)
[2]流行段子的社会文化心态探微[J]. 彭学修. 文化学刊. 2014(06)
[3]新媒体视域下的段子文化与网络狂欢[J]. 吕荣慧. 新闻世界. 2014(06)
[4]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 吴世文,石义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1)
[5]在多媒体技术下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之思考[J]. 钱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4)
[6]论“红段子”的分类特点和时代意义[J]. 房慧,樊明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23)
[8]小小段子,搅动中国——“如何看待手机段子流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 周晓燕. 人民论坛. 2010(18)
[9]“涉地”、“涉房”、“涉矿”的领导干部风险最高[J]. 黄苇町. 人民论坛. 2010(12)
[10]《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理解与适用[J]. 陈国庆,韩耀元,吴峤滨. 人民检察. 2010(05)
硕士论文
[1]中国段子文化的传播形态和舆情百态[D]. 钱晓玮.浙江大学 2011
[2]当代段子研究[D]. 赵会凤.华侨大学 2011
[3]网络段子的传播学分析[D]. 周婷.南昌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1518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2 段子文化概述
2.1 段子文化的定义
2.2 段子文化发展简述
2.3 当代段子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2.3.1 对传统文本特点的继承
2.3.2 新时期段子创作的多样化表现
3 基于手机应用《内涵段子》的段子文化分析研究
3.1 手机应用《内涵段子》
3.2 基于《内涵段子》段子的样本采集和分析说明
3.3 段子内容创作的新特点
3.3.1 内容表达的感性化
3.3.2 语言表达的时尚化
3.4 段子在题材上和表达功能上的基本分类
3.4.1 段子主要创作题材的分类
3.4.2 段子的意愿表达功能分析
3.5 受众对段子的认知态度分析
3.5.1 受众普遍认同与支持
3.5.2 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类段子传播量大,认可度高
3.5.3 两性段子互动性最强,受众喜闻乐见
3.5.4 情感表达类段子两极分化,褒贬不一
3.5.5 具有文学审美和正能量的段子较少出现,但倍受追捧
3.6 现下段子传播的主要问题
3.6.1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3.6.2 段子涉黄问题
4 段子文化的社会发展大环境探析
4.1 段子文化兴起的宏观社会背景
4.1.1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强化了段子反映舆情民意的社会功能
4.1.2 现代消费模式和消费心理,带来段子发展方向和内容创作上的转变
4.2 科技的发展是段子文化兴起的直接推动力
4.2.1 多媒体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和普及,引发段子表现手段的进一步拓展
4.2.2 便捷、互动的信息传播平台支持,推动了段子的高效率传播
5 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5.1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亟待防范与规制
5.2 黄段子泛滥,亟待可量化规章制度的出台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杨临萍,姚辉,姜强. 法律适用. 2014(12)
[2]流行段子的社会文化心态探微[J]. 彭学修. 文化学刊. 2014(06)
[3]新媒体视域下的段子文化与网络狂欢[J]. 吕荣慧. 新闻世界. 2014(06)
[4]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 吴世文,石义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1)
[5]在多媒体技术下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之思考[J]. 钱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4)
[6]论“红段子”的分类特点和时代意义[J]. 房慧,樊明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23)
[8]小小段子,搅动中国——“如何看待手机段子流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 周晓燕. 人民论坛. 2010(18)
[9]“涉地”、“涉房”、“涉矿”的领导干部风险最高[J]. 黄苇町. 人民论坛. 2010(12)
[10]《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理解与适用[J]. 陈国庆,韩耀元,吴峤滨. 人民检察. 2010(05)
硕士论文
[1]中国段子文化的传播形态和舆情百态[D]. 钱晓玮.浙江大学 2011
[2]当代段子研究[D]. 赵会凤.华侨大学 2011
[3]网络段子的传播学分析[D]. 周婷.南昌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1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9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