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7 07:34
聚焦当下我国农村影像记录,伴随着媒介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关于生活的记录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我们对于农村生活的影像记录,经历了一个“他人视角”到“自我展现”的过程。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媒介变迁,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于生活的记录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媒介发展带动生活方式发生积极方向的改变,同时就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在农村的群体在表达上不再是被动的,他们能够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这种生活从而来发挥自我的表达权,这是一种农村长期封闭的话语释放,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更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虽然我们看到通过这些短视频表达传递的农村影像在形式上是众声喧哗,但从深层次的话语逻辑上却保持着内在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这些农民本身的记录是以一种现代性的视角展现着乡村的生活。随着媒介的市场化、商业化,短视频在市场崛起。慢慢发展至今,有很多短视频市场也从城市转战到了农村,开发拓展了农村市场。在这样的一个商业大环境下,快手这个短视频APP的以“不变”应“万变”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在营销的手段上,用户下沉到三四线甚至农村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快手本身产品定位后形成的自然结果...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农村影像生产与表达主体变迁
1.1 农村影像生产方式及构建特征历史变迁过程
1.2 农村影像传播的主体性建构
2 快手——农村影像记录第一短视频平台
2.1 农村影像记录主体变迁——快手用户群体分析
2.2 农村影像生产方式的转变——快手UGC价值显现
2.3 农村影像生产信息建构——快手差异化打造
2.4 农村影像记录真实性——快手内容生态的维护
3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叙述主题的转变历程
3.1 猎奇负面内容充斥
3.2 新农人形象塑造与呈现
3.3 乡野化凝聚新的价值倾向
4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特征
4.1 参与性
4.2 贴近性
4.3 娱乐性
4.4 真实性
4.5 多元化
5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的价值
5.1 乡村影像记录的审美价值
5.2 农村影像记录的史料价值
5.3 用户本身寻求的“认同”价值
6 快手之农村影像生产意义解读
6.1 农村文化生产的创新
6.2 农村文化资本积累
6.3 自我抑制的商业化发展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 喻国明,马慧. 国际新闻界. 2016(10)
[2]VR视频“沉浸式传播”的视觉体验与文化隐喻[J]. 方楠. 传媒. 2016(10)
[3]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新理念——兼谈重访式田野工作法的运用[J]. 赵鑫. 电视研究. 2015(12)
[4]借势发展:以视频新闻探索纸媒融合之路[J]. 何苗. 江苏教育宣传. 2015(05)
[5]借势发展:以视频新闻探索纸媒融合之路[J]. 何苗. 传媒评论. 2015(08)
[6]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美学思考[J]. 雷扬. 新闻爱好者. 2014(06)
[7]是接近,而不是干预——简析传统观察式纪录片低介入创作手法[J]. 梁桂军,邵雯艳. 中国电视. 2014(02)
[8]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J]. 李劲松. 中国电视. 2013(07)
[9]视频文本化及其技术功能初探[J]. 王晓红. 新闻爱好者. 2013(03)
[10]移动新媒体时代:拍客对“景观社会”的反叛[J]. 徐尚青,王伟. 新闻界. 2012(23)
本文编号:342162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农村影像生产与表达主体变迁
1.1 农村影像生产方式及构建特征历史变迁过程
1.2 农村影像传播的主体性建构
2 快手——农村影像记录第一短视频平台
2.1 农村影像记录主体变迁——快手用户群体分析
2.2 农村影像生产方式的转变——快手UGC价值显现
2.3 农村影像生产信息建构——快手差异化打造
2.4 农村影像记录真实性——快手内容生态的维护
3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叙述主题的转变历程
3.1 猎奇负面内容充斥
3.2 新农人形象塑造与呈现
3.3 乡野化凝聚新的价值倾向
4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特征
4.1 参与性
4.2 贴近性
4.3 娱乐性
4.4 真实性
4.5 多元化
5 快手之农村影像记录的价值
5.1 乡村影像记录的审美价值
5.2 农村影像记录的史料价值
5.3 用户本身寻求的“认同”价值
6 快手之农村影像生产意义解读
6.1 农村文化生产的创新
6.2 农村文化资本积累
6.3 自我抑制的商业化发展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 喻国明,马慧. 国际新闻界. 2016(10)
[2]VR视频“沉浸式传播”的视觉体验与文化隐喻[J]. 方楠. 传媒. 2016(10)
[3]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新理念——兼谈重访式田野工作法的运用[J]. 赵鑫. 电视研究. 2015(12)
[4]借势发展:以视频新闻探索纸媒融合之路[J]. 何苗. 江苏教育宣传. 2015(05)
[5]借势发展:以视频新闻探索纸媒融合之路[J]. 何苗. 传媒评论. 2015(08)
[6]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美学思考[J]. 雷扬. 新闻爱好者. 2014(06)
[7]是接近,而不是干预——简析传统观察式纪录片低介入创作手法[J]. 梁桂军,邵雯艳. 中国电视. 2014(02)
[8]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J]. 李劲松. 中国电视. 2013(07)
[9]视频文本化及其技术功能初探[J]. 王晓红. 新闻爱好者. 2013(03)
[10]移动新媒体时代:拍客对“景观社会”的反叛[J]. 徐尚青,王伟. 新闻界. 2012(23)
本文编号:342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2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