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梁宏达《体育评书》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6 19:12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各大视频平台都争相推出了自己的体育节目,其中有一档名为《体育评书》的节目让人印象深刻。它借鉴了起源于英国的脱口秀节目形式,但是又没有与观众即时互动的环节;虽然叫做《体育评书》,但是评书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也只是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节目中,并没有完全的引用;虽然是体育时事热点评论,但是在对于体育事件进行评论过程中,加入了大量非事实存在的故事和推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其他的消息类节目不一样。在对于这档节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主要研究了这种具有个性的节目形式是如何设置环节的,主持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的。本档节目没有插入任何其他短片对于节目扩充,完全是由梁宏达个人的语言进行支撑,也都是在固定的场景里进行录制。这种独特的节目形式和我们看到的以画面不断变化而消除受众视觉疲劳的传统话语节目有了一定的差别。在本节目中,制作者更希望使用节目的内容和知识量吸引受众,而视觉上的表达显得不是特别重要。甚至在梁宏达个人的网站中,还可以看到节目的单独的音频版本。所以笔者重点研究《体育评书》文本中所蕴含的特质,而画面在论文中作为单独章节分析。针对于话语,本文将主要使用话语分析理论,从话...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话语分析
        1.2.2 《体育评书》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体育评书》的话题选择及构成方式
    2.1 梁宏达《体育评书》的话题选择
        2.1.1 话题的表现类型
        2.1.2 话题选择的特点
    2.2 梁宏达《体育评书》话题内容的表现方式
        2.2.1 话题的引出
        2.2.2 话题的接续与转换
    2.3 小结
3 《体育评书》的话语特色
    3.1 叙事方式多样化
        3.1.1 历史角度:以古论今
        3.1.2 政治角度:针砭时弊
        3.1.3 文学角度:虚实结合
    3.2 话语表达多元化
        3.2.1 提问方式引入话题
        3.2.2 谈心增加代入感
        3.2.3 网络流行语贴近受众
        3.2.4 以诗结尾画龙点睛
    3.3 视觉呈现个性化
        3.3.1 传统书场的场景搭建
        3.3.2 服饰穿搭的颜色变化
        3.3.3 肢体语言的辅助表达
    3.4 小结
4 《体育评书》的不足与启示
    4.1 《体育评书》的缺陷分析
        4.1.1 展现方式单一
        4.1.2 现场互动太过于简单
    4.2 《体育评书》启示的分析
        4.2.1 话题选择贴近受众
        4.2.2 内容知识性、趣味性并重
        4.2.3 拓宽节目形式,增加节目元素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金星秀》看新媒体环境下本土脱口秀节目的成功之道[J]. 段祎.  当代电视. 2016(03)
[2]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视脱口秀节目话语体系探究——以《金星秀》为例[J]. 包韶睿.  东南传播. 2016(01)
[3]浅析《金星秀》中主持人的说话之道[J]. 杜洋.  东南传播. 2016(01)
[4]《金星秀》:脱口秀3.0的娱乐与想象[J]. 陈伟.  创作与评论. 2016(02)
[5]脱口秀节目的趣味性刍议——以东方卫视《金星秀》为例[J]. 梅志祥.  传媒评论. 2016(01)
[6]《金星脱口秀》叙事修辞解读[J]. 姜亭亭,林兵,孙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从《金星秀》看我国脱口秀节目舞美设计及发展[J]. 饶舜.  当代电视. 2015(11)
[8]如何有效地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建构中国话语?——读施旭的英文专著《中国话语研究》[J]. 王宁.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5)
[9]90后大学生收看脱口秀节目现状分析——关于南京市6所高校的调查访谈[J]. 黄娟娟.  新闻知识. 2015(08)
[10]从“火冒金星”看中国式脱口秀发展[J]. 红菱.  上海采风. 2014(11)

博士论文
[1]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 李铁锤.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电视访谈话语研究[D]. 代树兰.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金星脱口秀》节目的话语分析[D]. 王文洁.安徽大学 2016
[2]韩国综艺脱口秀《非首脑会谈》的节目特色分析[D]. 刘卓.西北大学 2015
[3]网络自制脱口秀《罗辑思维》的传播策略研究[D]. 满帅.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看见》节目的话语分析[D]. 包育晓.安徽大学 2014
[5]电视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会话结构比较分析[D]. 王欣.广州大学 2014
[6]中美电视“脱口秀”节目比较分析[D]. 魏驰.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困境和挑战—《晓说》热播引发的思考[D]. 龚海韵.复旦大学 2013
[8]《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话语分析[D]. 段豪杰.中央民族大学 2013
[9]“海派清口”喜剧效果的话语分析[D]. 李涛.温州大学 2012
[10]对《奥普拉·温弗瑞秀》与《壹周立波秀》节目中话题选择的比较分析[D]. 杨丝丝.暨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0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60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