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试论我国“媒介审判”发展历程中的受众变化与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01 17:59
  随着受众在中国媒介审判的形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占媒介审判成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而,研究媒介审判时还要将受众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面进行探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视角出发,分别考察以报刊为主的媒介时期被动的受众、媒介市场化时期能动的受众、新媒体时期主动的受众,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不同时期媒介审判的呈现过程和受众主体性的变化。最后总结不同时期媒介审判形成中的受众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从受众角度出发为今后的媒介审判的对策研究提出新的思考角度。 

【文章来源】:新闻论坛. 2020,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媒介审判发展中的受众变化
    (一)以报刊为主的媒介时期:被动的受众
    (二)媒介市场化时期:能动的受众
    (三)新媒体时期:主动的受众
二、不同时期媒介审判中的受众特征
    (一)受众心理
    (二)受众行为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舆论监督抑或干预司法:《申报》早期司法案件报道研究[J]. 王润泽,赵萌.  新闻春秋. 2019(02)
[2]新闻史视域的媒介审判——以民国“施剑翘案”为例[J]. 李琼.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
[3]从受众角度看“媒介审判”在中国的发展和变革[J]. 姜希.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4]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研究[J]. 王语嘉.  科技传播. 2015(01)
[5]传播学视阈下媒介审判背后的舆论形成过程[J]. 李俊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14(02)
[6]清末民国时期传媒影响司法的两个标本[J].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7]论“媒介审判”在中国的跨文化旅行及其概念变异[J]. 纪莉,刘晶晶.  江汉论坛. 2012(11)
[8]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J]. 刘志明,刘鲁.  系统工程. 2011(06)



本文编号:3470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70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