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传播 ——课程的传播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21:12
课程与传播之间素来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是站在“学校课程”的立场上,分析媒体、信息对于学习者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媒体、传播在学校课程活动中的应用等,鲜有关于“课程”与“传播”本质关系的研究,关于学校课程的传播学分析也不多见。可以说,有关“课程”与“传播”的研究与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学界对此也尚未产生科学、系统的认识。因此,加强课程理论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对于我们合理拓展课程论研究的理论视野,反思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课程传播”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将揭示课程传播的本质、内容、特征、形态和结构等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相应地设置了七章内容。第一章“导论”,本研究在开展课程传播研究之前,进行了与课程传播相关研究的综述,对课程、传播和课程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行分析等,从而为开展课程传播研究准备了扎实的研究基础。第二章“课程与传播”,主要分析课程与传播的关系问题。通过传播与社会发展、传播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分析阐述了传播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个体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与媒体关系分析,阐述...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六、研究的逻辑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课程与传播
第一节 传播概述
一、传播的涵义
二、传播与社会发展
三、传播与个体发展
第二节 课程与媒体
一、课程与口语媒体
二、课程与文字媒体
三、课程与印刷媒体
四、课程与电子媒体
五、课程与网络媒体
第三节 课程与传播
一、课程与传播的共性与个性
二、课程的传播本质
第三章 课程传播概述
第一节 课程传播的涵义与特征
一、课程传播的涵义
二、课程传播的特征
第二节 课程传播的内容
一、知识与信息
二、知识与课程传播的内容
三、信息与课程传播的内容
第三节 课程传播的模式
一、线性模式
二、控制论模式
三、系统论模式
第四节 课程传播的社会形态
一、课程的人际传播
二、课程的组织传播
三、课程的大众传播
第五节 课程传播的心理机制
一、课程传播的认知心理
二、课程传播的动力心理
三、课程传播的调控心理
四、课程传播的社会形态与心理机制的关系
第四章 课程的人际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的特征
一、直接性
二、互动性
三、私密性
第二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过程
一、课程的人际传播
二、课程的人际传播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发展自我认识、促成共识
二、保存人类经典文化、延续社会传统
三、与其他课程传播形态相互借鉴、融合
四、培育民主性、发扬民主风格
第五章 课程的组织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的特征
一、具有明确的组织目的
二、与组织的性质联系紧密
三、与组织制度密切相关
四、具有特定的学习者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过程
一、课程的组织传播过程
二、课程的组织传播方向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维持、改变和塑造组织结构
二、维系、巩固和加强成员关系
三、培育、繁荣和创新组织文化
四、完善、改进和调节信息控制
五、维护、健全和发展学校课程
第六章 课程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特征
一、教育者特征
二、学习者特征
三、大众传播媒体特征
四、传播内容特征
第二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过程
一、研制与开发
二、选择与发送
三、接收与学习
四、评价与反馈
第三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形式
一、课程的报刊传播
二、课程的广播传播
三、课程的电视传播
四、课程的网络传播
五、课程的手机传播
第四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二、知识观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三、现代技术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四、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第五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
二、倡导终身学习、推动学习社会建设
三、变革知识传播和学习的方式
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
第七章 余论——树立科学的课程传播意识
一、课程传播意识的涵义
二、课程传播意识的构成
三、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电视·教育——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教育观[J]. 李晓云. 新闻界. 2009(03)
[2]终身学习时代城市社区课程开发——基于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J]. 周利利.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3]再论课程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 胡乐乐,肖川. 教育学报. 2009(01)
[4]国内外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 杨化刚.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06)
[5]“课程定义”新论[J]. 黄金华.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06)
[6]国外三大学习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与进展[J]. 曾智.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2)
[7]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 杨晓强. 教学与管理. 2008(10)
[8]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J]. 郑杭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J]. 韩和鸣.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7(06)
[10]伊呈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及对我们的启示[J]. 高燕. 现代教育论丛. 2007(04)
本文编号:351025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六、研究的逻辑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课程与传播
第一节 传播概述
一、传播的涵义
二、传播与社会发展
三、传播与个体发展
第二节 课程与媒体
一、课程与口语媒体
二、课程与文字媒体
三、课程与印刷媒体
四、课程与电子媒体
五、课程与网络媒体
第三节 课程与传播
一、课程与传播的共性与个性
二、课程的传播本质
第三章 课程传播概述
第一节 课程传播的涵义与特征
一、课程传播的涵义
二、课程传播的特征
第二节 课程传播的内容
一、知识与信息
二、知识与课程传播的内容
三、信息与课程传播的内容
第三节 课程传播的模式
一、线性模式
二、控制论模式
三、系统论模式
第四节 课程传播的社会形态
一、课程的人际传播
二、课程的组织传播
三、课程的大众传播
第五节 课程传播的心理机制
一、课程传播的认知心理
二、课程传播的动力心理
三、课程传播的调控心理
四、课程传播的社会形态与心理机制的关系
第四章 课程的人际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的特征
一、直接性
二、互动性
三、私密性
第二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过程
一、课程的人际传播
二、课程的人际传播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 课程的人际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发展自我认识、促成共识
二、保存人类经典文化、延续社会传统
三、与其他课程传播形态相互借鉴、融合
四、培育民主性、发扬民主风格
第五章 课程的组织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的特征
一、具有明确的组织目的
二、与组织的性质联系紧密
三、与组织制度密切相关
四、具有特定的学习者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过程
一、课程的组织传播过程
二、课程的组织传播方向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维持、改变和塑造组织结构
二、维系、巩固和加强成员关系
三、培育、繁荣和创新组织文化
四、完善、改进和调节信息控制
五、维护、健全和发展学校课程
第六章 课程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特征
一、教育者特征
二、学习者特征
三、大众传播媒体特征
四、传播内容特征
第二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过程
一、研制与开发
二、选择与发送
三、接收与学习
四、评价与反馈
第三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形式
一、课程的报刊传播
二、课程的广播传播
三、课程的电视传播
四、课程的网络传播
五、课程的手机传播
第四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二、知识观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三、现代技术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四、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的大众传播发展
第五节 课程的大众传播的教育意蕴
一、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
二、倡导终身学习、推动学习社会建设
三、变革知识传播和学习的方式
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
第七章 余论——树立科学的课程传播意识
一、课程传播意识的涵义
二、课程传播意识的构成
三、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电视·教育——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教育观[J]. 李晓云. 新闻界. 2009(03)
[2]终身学习时代城市社区课程开发——基于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J]. 周利利.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3]再论课程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 胡乐乐,肖川. 教育学报. 2009(01)
[4]国内外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 杨化刚.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06)
[5]“课程定义”新论[J]. 黄金华.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06)
[6]国外三大学习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与进展[J]. 曾智.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2)
[7]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 杨晓强. 教学与管理. 2008(10)
[8]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J]. 郑杭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J]. 韩和鸣.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7(06)
[10]伊呈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及对我们的启示[J]. 高燕. 现代教育论丛. 2007(04)
本文编号:3510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1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