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时代背景下“内外有别”传播原则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12 10:14
  "内外有别"原则在我国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历史上发挥过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指导原则,"内外有别"总是和当时对外传播的定位和任务紧密相连并与时俱进地丰富自己的内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目的和任务虽然有了新的调整,但"内外有别"的指导原则依然具有适应性。当下,需要用"一国一策"、精准传播的策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内外有别"的原则,使我们的对外传播更具差异化和针对性,从而有效提升对外传播效果,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内外有别”的原则过时了吗?
二、“内外有别”原则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一)“内外有别”原则的初步提出
    (二)“内外有别”原则的明确和发展
    (三)新时期对“内外有别”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三、“内外有别”原则的当下性意义
    (一)“内外有别”的理论基础没有改变
    (二)“内外有别”的传播作用依然必不可少
四、“内外有别”原则在当下的丰富与发展
    (一)深刻理解当前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强化对“内外有别”原则的新认识
    (二)以“一国一策”丰富“内外有别”的内涵
    (三)以“精准传播”增强“内外有别”的针对性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J]. 姜飞,张楠.  全球传媒学刊. 2019(02)
[2]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述评[J]. 李昌,马贝贝,刘纯怡.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我国对外宣传如何实现精准传播[J]. 胡邦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07)
[4]刘少奇对广播事业局工作的指示[J]. 吴鼎铭.  新闻前哨. 2016(05)
[5]既要“内外有别”更要“内外一体”——对我国对外传播原则的重新审视[J]. 唐润华.  新闻与写作. 2015(03)
[6]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面临的挑战——基于中国“内外有别”传播原则畸形化的视角[J]. 陈沭岸.  理论界. 2012(11)
[7]从宣传到传播:我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J]. 肖潇,王夏妮.  新闻世界. 2012(08)
[8]“内外有别”原则在对外传播中的发展[J]. 王建,肖正涛.  青年记者. 2011(26)
[9]我国对外传播“内外有别”原则的困境与出路[J]. 李彦冰.  声屏世界. 2010(05)
[10]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J]. 何国平.  当代传播. 2008(06)



本文编号:3536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36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