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介环境中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17:21
  议程设置理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后,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迁发生着深刻变化。媒介环境由于以网络平台为主要阵地的新媒体的出现而变得复杂多样,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传播环境发生的变化给受众和传媒双方都带来了不少变革,主要体现在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充当信息的接收方,那么传统媒体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发布所实现的设置议程的能力就逐渐被削弱。虽然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能力被逐渐削弱,但并不意味着就彻底终结,各种各样的社会议题依旧充斥在公众的信息生活中,社会总体上也没有彻底摆脱议程设置的影响。议程设置仍旧发生在信息生活的角角落落,尽管传播环境已经由过去的由传统媒体主导的局面演变到如今新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是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背景。本文选取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针对北京PM2.5事件的相关报道为样本,采取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具体报道数据分析该媒介事件发展过程中议程设置具体的变化,发现议程设置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中有别于过去,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流向发生变化,个体议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间的作用力更加复杂多边而非单向;...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议程设置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述评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的概念
    第二节 议程设置理论的正式提出(1922-1972)
    第三节 后大众传媒时代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影响下的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理论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第二节 议程设置与媒介环境
    第三节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形成分析
    第四节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
        (一)议程流向的变化
        (二)议程设置主体的多样化——公众自我议程的凸显
        (三)个体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呈现循环状态
第三章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个案分析:北京PM2.5 事件梳理
    第一节 个体议程的形成——骆家辉成为“美国环境监测标准代言人”
    第二节 社群间议程的形成——多媒体间的讨论、博弈与修订
        (一)新媒体间互动形成议题的讨论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互动形成媒介间议程设置
    第三节 决策议程设置—形成决策或影响决策
第四章 新媒介时期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凸显的问题与启示
    第一节 新媒介环境下的议程设置造成形式上的“反设置”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呈现“把关人”弱化现象
    第三节 新媒介环境下政府部门对议程设置把握的重要性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化媒体崛起背景下政府角色的转型及行动逻辑[J]. 喻国明.  新闻记者. 2012(04)
[2]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J]. 宦晓渝.  新闻爱好者. 2010(16)
[3]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J]. 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  青年记者. 2010(21)
[4]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J]. 曹茹.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5]新媒体定义新论[J]. 景东,苏宝华.  新闻界. 2008(03)
[6]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J]. Donald L. Shaw,Donald L. Shaw,Bradley J. Hamm.  国际新闻界. 2004(04)
[7]浅析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J]. 甘露.  国际新闻界. 2003(04)
[8]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J]. M·麦考姆斯,T·贝尔,郭镇之.  新闻大学. 1999(03)
[9]议程设置理论简说[J]. 陈力丹.  当代传播. 1999(03)

博士论文
[1]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 周葆华.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设置过程的比较研究[D]. 王蓓蕾.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论新媒体时代宣传技巧的创新思维[D]. 孙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关于播客的媒介生态研究[D]. 刘金伟.西北大学 2007
[4]网路时代议程设置理论探析[D]. 王丽.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6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66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