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对慢电视、慢直播陪伴性功能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10 08:15
  一般认为,2009年,挪威NRK播出的《卑尔根铁路的每分钟》标志着慢电视(slow TV)的诞生,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慢电视通过网络平台播出,成为慢直播这一独特的节目形态。在互联网语境之下,慢直播继承了慢电视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无剪辑、慢节奏、弱叙事,加入了更多互动性,用户之间生成了陪伴式社交,移动设备观看更加符合网民碎片式观看的习惯。因为这些特征,两者的陪伴性凸显,体现为受众在与它们接触中可以"非专注性"地接收信息。本文探讨慢电视、慢直播如何体现陪伴性功能及其成因。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慢电视到慢直播的演变
二、慢电视、慢直播陪伴性功能的成因
    1.陪伴性和“非专注性”
    2.极端弱化叙事的内容
三、语境升级:慢直播
    1.用户的陪伴式社交
    2.受众“非专注性”的观看习惯
四、陪伴功能在慢直播领域的运用、展望和挑战
    1.“慢直播+短视频”模式
    2.出于“寻求陪伴”目的进行的慢直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直播与受众行为的重构关系研究——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为例[J]. 彭晨.  当代电视. 2020(04)
[2]移动新闻直播:临场交互下的信息传播[J]. 曾祥敏,刘日亮.  电视研究. 2018(09)
[3]论新媒体时代广播的伴随性优势[J]. 李颖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07)



本文编号:3580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80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