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微博互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20:37
从报纸的诞生,到手机媒体的发展,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媒介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是时代的变革,也是技术的博弈。人的思维方式、时空观念,媒介的市场目标、运营手段,社会的主流价值、生态环境都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中被重新洗牌,“微时代”、“微内容”、“微价值”、“微态度”在信息的潮流中异军突起,独具魅力,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改变了传统的交往范式,拓展了主体的交流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即时通讯、信息共享、平等交流等一系列特征让它在新的传播形态和技术应用中崭露头角,不断地渗入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以微博客作为技术原点,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传播学相关知识,从微博互动主体、微博话语构成、微博言语行为等方面分析微博互动机制的内容要素、问题所在和解决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微博互动机制研究的理论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了交往行为理论和微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哈贝马斯的思想涉猎和对微博的量化研究较为深入,却忽视了交往行为理论和微博互动机制之间的嫁接和化学反应。本文借助这个突破口,对交往行为理论和微博互动机制作了相关性分析,二者都改变...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介绍
第一章 交往行为理论与微博互动机制的关系分析
一、交往行为理论和微博互动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一)改变传播模式
(二)转换批判视角
(三)构建公共领域
二、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微博主体的交往理性
(二)有助于提升微博内容的有效性
(三)有助于重构微博互动的公共领域
第二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微博互动机制的内容分析
一、互动主体研究
(一)互动主体的类型
(二)微博用户的主体间性和传受关系
(三)互动主体的身份建构与交往资质
二、互动话语研究
(一)微博话语构成
(二)微博话语的“有效性要求”
(三)微博互动的言语行为
(四)微博话语权和话语环境
三、互动行为研究
(一)目的行为:行为者——客观世界
(二)规范行为:行为者——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
(三)戏剧行为:行为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四)交往行为:行为者——三重世界
第三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三个问题
一、微博互动信息的有效性问题
(一)滋生网络谣言
(二)导致信息超载
(三)出现信息鸿沟
二、微博互动主体的自律性问题
(一)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二)意见领袖操控公众舆论
(三)“网络水军”泛滥
三、微博互动行为的规范性问题
(一)网络赋权与舆论审判
(二)技术殖民与文化入侵
(三)法律脱节与监管困境
第四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
(一)形成共通的信息传播标准
(二)增加微博的用户黏性设计
(三)提升用户对微博的依赖程度
二、构建理性的主体交往空间
(一)培育用户的主体意识
(二)具备理性的思辨能力
三、健全规范的行为互动机制
(一)推进微博法制建设
(二)开发微博技术产品
(三)构建微博管理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价值观教育启示研究[J]. 周雅舒. 学理论. 2013(20)
[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微博舆论的理想言谈情境[J]. 方明豪,李玉媛. 文化学刊. 2012(03)
[3]微博在图书馆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 徐德军. 图书情报论坛. 2012 (01)
[4]论微博对用户交往行为的影响[J]. 陈燕慧. 东南传播. 2011(08)
[5]微博客中基于时序的非正式信息流机制研究——以sina微博为例[J]. 胡媛. 图书情报知识. 2011(04)
[6]契合与威胁:网络交往场景的共享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以微博直播为例[J]. 刘运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7]微博客用户交流的机制、结构及特征研究[J]. 袁毅,杨成明. 图书馆论坛. 2010(06)
[8]微博客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卢和琰.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
[9]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夏雨禾.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4)
[10]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与关系特征实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 王晓光.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4)
硕士论文
[1]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微博理想言谈情境研究[D]. 李玉媛.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微博微力量的哲学思考[D]. 丁波.太原科技大学 2013
[3]网络微新闻的社会价值研究[D]. 冯波.南昌大学 2012
[4]新媒体条件下的“草根”文化生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 朱红彦.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 陈媛媛.西南大学 2011
[6]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D]. 孙高明.郑州大学 2010
[7]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思想的理论特质与当代价值[D]. 尚悦.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D]. 张云红.吉林大学 2009
[9]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探析[D]. 刘厚田.西南大学 2008
[10]网络交往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建设[D]. 王胜源.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5400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介绍
第一章 交往行为理论与微博互动机制的关系分析
一、交往行为理论和微博互动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一)改变传播模式
(二)转换批判视角
(三)构建公共领域
二、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微博主体的交往理性
(二)有助于提升微博内容的有效性
(三)有助于重构微博互动的公共领域
第二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微博互动机制的内容分析
一、互动主体研究
(一)互动主体的类型
(二)微博用户的主体间性和传受关系
(三)互动主体的身份建构与交往资质
二、互动话语研究
(一)微博话语构成
(二)微博话语的“有效性要求”
(三)微博互动的言语行为
(四)微博话语权和话语环境
三、互动行为研究
(一)目的行为:行为者——客观世界
(二)规范行为:行为者——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
(三)戏剧行为:行为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四)交往行为:行为者——三重世界
第三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三个问题
一、微博互动信息的有效性问题
(一)滋生网络谣言
(二)导致信息超载
(三)出现信息鸿沟
二、微博互动主体的自律性问题
(一)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二)意见领袖操控公众舆论
(三)“网络水军”泛滥
三、微博互动行为的规范性问题
(一)网络赋权与舆论审判
(二)技术殖民与文化入侵
(三)法律脱节与监管困境
第四章 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微博互动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
(一)形成共通的信息传播标准
(二)增加微博的用户黏性设计
(三)提升用户对微博的依赖程度
二、构建理性的主体交往空间
(一)培育用户的主体意识
(二)具备理性的思辨能力
三、健全规范的行为互动机制
(一)推进微博法制建设
(二)开发微博技术产品
(三)构建微博管理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价值观教育启示研究[J]. 周雅舒. 学理论. 2013(20)
[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微博舆论的理想言谈情境[J]. 方明豪,李玉媛. 文化学刊. 2012(03)
[3]微博在图书馆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 徐德军. 图书情报论坛. 2012 (01)
[4]论微博对用户交往行为的影响[J]. 陈燕慧. 东南传播. 2011(08)
[5]微博客中基于时序的非正式信息流机制研究——以sina微博为例[J]. 胡媛. 图书情报知识. 2011(04)
[6]契合与威胁:网络交往场景的共享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以微博直播为例[J]. 刘运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7]微博客用户交流的机制、结构及特征研究[J]. 袁毅,杨成明. 图书馆论坛. 2010(06)
[8]微博客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卢和琰.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
[9]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夏雨禾.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4)
[10]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与关系特征实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 王晓光.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4)
硕士论文
[1]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微博理想言谈情境研究[D]. 李玉媛.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微博微力量的哲学思考[D]. 丁波.太原科技大学 2013
[3]网络微新闻的社会价值研究[D]. 冯波.南昌大学 2012
[4]新媒体条件下的“草根”文化生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 朱红彦.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 陈媛媛.西南大学 2011
[6]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D]. 孙高明.郑州大学 2010
[7]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思想的理论特质与当代价值[D]. 尚悦.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D]. 张云红.吉林大学 2009
[9]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探析[D]. 刘厚田.西南大学 2008
[10]网络交往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建设[D]. 王胜源.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5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9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