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交网络中“伪科普”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20 17:57
  近十几年来,社交网络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很快就拥有了巨大的用户量,成为了最重要的新媒体平台之一,海量的用户群生产出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借助社交网络飞速地传播,“伪科普”信息看准了社交网络用户对科普知识的巨大需求量乘虚而入,利用社交网络信息生产平民化、互动性强等传播特点肆意泛滥于网络。对于个人来说,这些信息造成了许多人身与财产安全损失,对于社会而言也造成了许多舆情安全方面、文化发展发面、社会稳定方面的威胁。本研究聚焦这一现象,探究社交网络中“伪科普”泛滥的形成机理和传播机制。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社交网络“伪科普”信息的搜集整理,结合传播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归纳了社交网络这个独特的传播平台对于信息传播所具有的快速性、互动性等媒体特点,并采取了一个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传染病模型,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针对“伪科普”类信息这一特定主题的虚假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传播现象,本研究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归纳,总结“伪科普”信息特征、分类、界定等。在信息特征上,主要着眼于科学表述的严谨性;对于“伪科普”信息的分类依据,作者采取的是其偏离科普定义的程度入手,并结合制造“伪...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交网络中“伪科普”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社交网络的传括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科技传播功能的影响[J]. 杨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23)
[2]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谈社交媒体依赖[J]. 徐传达.  新闻传播. 2014(09)
[3]“社交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与趋势剖析 “社交网络”网罗安全几何[J]. 朱文,李刚.  中国信息安全. 2014(07)
[4]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网络谣言[J]. 陈国战.  探索与争鸣. 2014(06)
[5]我国网络科普的发展现状研究[J]. 任贺春.  新闻传播. 2014(03)
[6]论社交媒体集合行为的心理及其逻辑[J]. 王贵斌,斯蒂芬·麦克道威尔.  中州学刊. 2013(12)
[7]微博传播特点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J]. 郭芳.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04)
[8]浅析网络科普在健康传播中的优势[J]. 沈秋坦,周荣庭,任杰.  科普研究. 2013(03)
[9]关于科学松鼠会微博科普影响力的调查研究[J]. 陈梅婷,陈路遥,种璐.  科普研究. 2013(03)
[10]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传播的困境与突破[J]. 罗希,郭健全,魏景赋.  科普研究. 2012(06)

硕士论文
[1]论微博新闻性信息的传播[D]. 张玉超.吉林大学 2013
[2]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D]. 冯雅蕾.重庆大学 2012
[3]面向大学生的移动SNS传播模式研究[D]. 姜瑞娟.西南大学 2012
[4]网络炒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分析[D]. 李进林.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开心网的传播特性研究[D]. 王丽新.吉林大学 2011
[6]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体验研究[D]. 刘璇.浙江大学 2010
[7]传播生态学视野下的我国SNS网站研究[D]. 高婧丽.北京印刷学院 2009
[8]网络受众心理及其接受行为研究[D]. 姜姝.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我国科普网站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10]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统一与融合[D]. 刘慧婷.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99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99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