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2:26
随着媒介融合逐步进入市场融合阶段,受众对新媒体的采纳行为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本研究基于媒体融合的动态进程,分析驱动融合进程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关键驱动因素——技术和需求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探索发现未来媒体形态即融合媒体,从而进一步分析融合媒体的关键性特征结构,并选取确定本研究的具体融合媒体研究对象。然后本研究以TAM模型为基础,结合感知娱乐理论、创新性理论以及前期对融合媒体特征结构的研究结果,提出本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受众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内在机制。本研究模型以使用意愿为结果变量,使用意愿的复相关系数为0.816,模型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1.6%。原12个假设中除感知易用性影响使用态度和感知娱乐性影响感知有用性假设不成立外,其余10个假设均成立。将各变量对使用意愿的总效应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使用态度、主观规范、感知媒体融合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使用态度与主观规范对使用意愿的高强度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是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的重要决定因素,其影响程度超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的影响,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作用,对于融...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媒介融合将逐步进入市场融合的关键阶段
1.1.2 我国新媒体市场远未达到发展临界点
1.1.3 个体媒体采纳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媒介融合理论综述
2.1.1 媒介融合的内涵
2.1.2 媒介融合的主导因素
2.1.3 媒介融合的过程
2.2 新媒体研究综述
2.2.1 新媒体内涵研究
2.2.2 新媒体的特征
2.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2.3 科技采纳相关理论综述
2.3.1 理性行为理论
2.3.2 计划行为理论
2.3.3 科技接受理论
2.3.4 创新扩散理论
2.3.5 其它理论
2.4 新媒介采纳行为相关实证分析
2.4.1 新媒介采纳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2.4.2 新媒介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及本研究探索的方向
3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融合媒体研究
3.1 媒介融合的进程
3.1.1 媒介融合的内涵
3.1.2 媒介融合的阶段性
3.1.3 不同阶段媒介融合的关键驱动分析
3.2 媒介融合进程下的媒介未来形态
3.2.1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媒介需求趋势
3.2.2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媒介技术
3.2.3 媒体未来形态——融合媒体
3.3 融合媒体的融合性特征分析
3.3.1 融合性的内涵
3.3.2 融合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3.3.3 融合性对受众的价值
3.4 融合媒体研究探索的对象
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整合模型与假设提出
4.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模型
4.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变量定义
4.2.1 预测变量
4.2.2 中介变量
4.2.3 结果变量
4.2.4 干扰变量
4.3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变量测量
4.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研究假设
4.4.1 TAM 变量的相关假设
4.4.2 主体规范的相关假设
4.4.3 感知娱乐性的相关假设
4.4.4 感知媒体融合性的相关假设
4.4.5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相关假设
5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描述统计与质量评估
5.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数据收集方法
5.1.1 问卷的结构设计
5.1.2 问卷的前测
5.1.3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5.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5.2.1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5.2.2 融合媒体实际使用情况
5.3 受众科技创新性特征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5.3.1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因子分析
5.3.2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聚类分析与命名
5.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5.4.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信度评估
5.4.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效度评估
6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假设检验研究
6.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模型设立与检验
6.1.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设立
6.1.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识别检验
6.1.3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参数估计
6.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模型结果解释与讨论
6.2.1 假设检验
6.2.2 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6.3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多群组分析检验
6.3.1 样本的创新性集群划分
6.3.2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结构模型
6.3.3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路径系数差异比较
6.4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6.4.1 TAM 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2 主观规范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3 感知娱乐性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4 感知媒体融合性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融合媒体的受众感知特征
7.1.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内在机制
7.1.3 不同科技创新性群组采纳行为的差异性
7.2 研究的理论进展
7.2.1 探索了未来媒介的形态
7.2.2 建构了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
7.2.3 探索发现感知媒体融合性的前因变量的有效性
7.2.4 验证了科技创新性对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7.3 实务建议
7.3.1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7.3.2 市场推广中应重视宣传媒体的有用性和娱乐性
7.3.3 市场推广中应加大人际传播的力度
7.3.4 针对不同创新性受众的不同策略
7.3.5 重点发展采用三大融合技术的媒介
7.4 研究局限和展望
7.4.1 研究样本局限
7.4.2 感知媒体融合性测量的局限性
7.4.3 对网络电视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学位论文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特征与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关系实证研究[J]. 张红红,周梅华,姜陆. 消费经济. 2009(06)
[2]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蔡雯,王学文. 国际新闻界. 2009(11)
[3]跨媒体传播中的受众选择——以奥运跨媒体传播为例[J]. 王兰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5)
[4]产业融合:基于消费需求升级的视角分析[J]. 尹莉,臧旭恒. 东岳论丛. 2009(09)
[5]消费需求升级、产消者与市场边界[J]. 尹莉,臧旭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影响消费者接受3G手机的因素研究[J]. 扈岩,王天乐,车宏生,李川. 未来与发展. 2009(08)
[7]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J]. 王东熙. 东南传播. 2009(05)
[8]论新媒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J]. 周海英. 东南传播. 2009(05)
[9]中国新媒体理论研究发展报告[J]. 杨状振. 现代视听. 2009(05)
[10]消费者创新的结构及内在机理研究[J]. 刘石兰.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03)
博士论文
[1]个体对移动业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D]. 童莉莉.北京邮电大学 2008
[2]影响IPTV产品消费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D]. 叶利生.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 徐沁.浙江大学 2008
[4]IPTV受众消费行为研究[D]. 方雪琴.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王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 胡永佳.中共中央党校 2007
[7]消费者隐性需求演化机理: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D]. 卢政营.天津财经大学 2007
[8]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 郭峻峰.浙江大学 2007
[9]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 李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10]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 程洁.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 邢仔芹.山东大学 2009
[2]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D]. 杨静.河南大学 2009
[3]数字时代的欢乐颂——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分析[D]. 曾玉慧.厦门大学 2009
[4]P2P网络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研究[D]. 陈捷.厦门大学 2009
[5]基于消费者个体差异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价值感知的实证研究[D]. 左丹青.中南大学 2008
[6]手机无线上网的感知风险对创新抗拒影响研究[D]. 康子轶.武汉科技大学 2008
[7]移动IM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茜.浙江大学 2008
[8]影响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D]. 杨丽静.重庆大学 2008
[9]论新旧媒体的竞争与融合[D]. 吴云.暨南大学 2006
[10]高科技消费品交易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 关敏丽.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1386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媒介融合将逐步进入市场融合的关键阶段
1.1.2 我国新媒体市场远未达到发展临界点
1.1.3 个体媒体采纳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媒介融合理论综述
2.1.1 媒介融合的内涵
2.1.2 媒介融合的主导因素
2.1.3 媒介融合的过程
2.2 新媒体研究综述
2.2.1 新媒体内涵研究
2.2.2 新媒体的特征
2.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2.3 科技采纳相关理论综述
2.3.1 理性行为理论
2.3.2 计划行为理论
2.3.3 科技接受理论
2.3.4 创新扩散理论
2.3.5 其它理论
2.4 新媒介采纳行为相关实证分析
2.4.1 新媒介采纳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2.4.2 新媒介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及本研究探索的方向
3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融合媒体研究
3.1 媒介融合的进程
3.1.1 媒介融合的内涵
3.1.2 媒介融合的阶段性
3.1.3 不同阶段媒介融合的关键驱动分析
3.2 媒介融合进程下的媒介未来形态
3.2.1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媒介需求趋势
3.2.2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媒介技术
3.2.3 媒体未来形态——融合媒体
3.3 融合媒体的融合性特征分析
3.3.1 融合性的内涵
3.3.2 融合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3.3.3 融合性对受众的价值
3.4 融合媒体研究探索的对象
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整合模型与假设提出
4.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模型
4.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变量定义
4.2.1 预测变量
4.2.2 中介变量
4.2.3 结果变量
4.2.4 干扰变量
4.3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变量测量
4.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研究假设
4.4.1 TAM 变量的相关假设
4.4.2 主体规范的相关假设
4.4.3 感知娱乐性的相关假设
4.4.4 感知媒体融合性的相关假设
4.4.5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相关假设
5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描述统计与质量评估
5.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的数据收集方法
5.1.1 问卷的结构设计
5.1.2 问卷的前测
5.1.3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5.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5.2.1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5.2.2 融合媒体实际使用情况
5.3 受众科技创新性特征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5.3.1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因子分析
5.3.2 受众科技创新性的聚类分析与命名
5.4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5.4.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信度评估
5.4.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模型因子的效度评估
6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假设检验研究
6.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模型设立与检验
6.1.1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设立
6.1.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识别检验
6.1.3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SEM 模型参数估计
6.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模型结果解释与讨论
6.2.1 假设检验
6.2.2 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6.3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多群组分析检验
6.3.1 样本的创新性集群划分
6.3.2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结构模型
6.3.3 不同科技创新性受众的路径系数差异比较
6.4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6.4.1 TAM 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2 主观规范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3 感知娱乐性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6.4.4 感知媒体融合性相关实证结果讨论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融合媒体的受众感知特征
7.1.2 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内在机制
7.1.3 不同科技创新性群组采纳行为的差异性
7.2 研究的理论进展
7.2.1 探索了未来媒介的形态
7.2.2 建构了融合媒体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
7.2.3 探索发现感知媒体融合性的前因变量的有效性
7.2.4 验证了科技创新性对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7.3 实务建议
7.3.1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7.3.2 市场推广中应重视宣传媒体的有用性和娱乐性
7.3.3 市场推广中应加大人际传播的力度
7.3.4 针对不同创新性受众的不同策略
7.3.5 重点发展采用三大融合技术的媒介
7.4 研究局限和展望
7.4.1 研究样本局限
7.4.2 感知媒体融合性测量的局限性
7.4.3 对网络电视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学位论文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特征与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关系实证研究[J]. 张红红,周梅华,姜陆. 消费经济. 2009(06)
[2]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蔡雯,王学文. 国际新闻界. 2009(11)
[3]跨媒体传播中的受众选择——以奥运跨媒体传播为例[J]. 王兰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5)
[4]产业融合:基于消费需求升级的视角分析[J]. 尹莉,臧旭恒. 东岳论丛. 2009(09)
[5]消费需求升级、产消者与市场边界[J]. 尹莉,臧旭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影响消费者接受3G手机的因素研究[J]. 扈岩,王天乐,车宏生,李川. 未来与发展. 2009(08)
[7]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J]. 王东熙. 东南传播. 2009(05)
[8]论新媒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J]. 周海英. 东南传播. 2009(05)
[9]中国新媒体理论研究发展报告[J]. 杨状振. 现代视听. 2009(05)
[10]消费者创新的结构及内在机理研究[J]. 刘石兰.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03)
博士论文
[1]个体对移动业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D]. 童莉莉.北京邮电大学 2008
[2]影响IPTV产品消费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D]. 叶利生.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 徐沁.浙江大学 2008
[4]IPTV受众消费行为研究[D]. 方雪琴.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王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 胡永佳.中共中央党校 2007
[7]消费者隐性需求演化机理: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D]. 卢政营.天津财经大学 2007
[8]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 郭峻峰.浙江大学 2007
[9]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 李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10]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 程洁.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 邢仔芹.山东大学 2009
[2]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D]. 杨静.河南大学 2009
[3]数字时代的欢乐颂——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分析[D]. 曾玉慧.厦门大学 2009
[4]P2P网络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研究[D]. 陈捷.厦门大学 2009
[5]基于消费者个体差异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价值感知的实证研究[D]. 左丹青.中南大学 2008
[6]手机无线上网的感知风险对创新抗拒影响研究[D]. 康子轶.武汉科技大学 2008
[7]移动IM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茜.浙江大学 2008
[8]影响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D]. 杨丽静.重庆大学 2008
[9]论新旧媒体的竞争与融合[D]. 吴云.暨南大学 2006
[10]高科技消费品交易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 关敏丽.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1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0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