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交媒体时代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过程探究 ——以偶像养成节目《创造101》选手杨超越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4 11:2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大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受众的自主性意识提高,表达观点的意愿更强烈,对小众文化的包容度和接受度也有所提高。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现象频繁发生,意味着社交媒体上“沉默的螺旋”的局限性被放大,不再具有传统媒体时代的普适性。本文首先以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为研究方法,以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选手杨超越为例,探究社交媒体时代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途径和特征;然后通过深度访谈,对该现象背后“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作用和规律进行分析和归纳。本研究的最终意义在于验证互联网环境中“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配性和局限性,为未来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指明方向。通过个案分析结合理论探讨,第一,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是在媒介技术、文化政策与市场和社会心理等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的,该过程中小众文化群体和资本运作的推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众对小众文化符号的认同途径可以归纳为;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了解后,在情感认同上表现出代入性和理智性共存的特点,但在行为层面上的认同较为滞后和消极。第二,社交媒体时代小众文化符号实现大众认同的现象本质上是反沉默的螺旋的发生。反沉默的螺旋的发...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法
        1.3.2 深度访谈法
        1.3.3 网络民族志
    1.4 研究综述
        1.4.1 概念梳理
        1.4.2 研究现状
2 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过程
    2.1 小众文化符号
        2.1.1 养成系偶像的崛起——小众文化符号的诞生背景
        2.1.2 养成系偶像的符号化特征
    2.2 小众文化群体
        2.2.1 小众文化群体内部的同一性
        2.2.2 小众文化群体与粉丝群体的异同
    2.3 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过程
        2.3.1 认知层面的认同
        2.3.2 情感层面的认同
        2.3.3 行为意向层面的认同
3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
    3.1 社会孤立恐惧感的失效
        3.1.1 社会孤立恐惧感的削弱——匿名性
        3.1.2 趋同心理和行为的减少——平等性
    3.2 群体压力的减弱或转移
        3.2.1 社交媒体上群体规范难以形成
        3.2.2 社交媒体的群体压力转移
    3.3 少数派的作用与伏势增强
        3.3.1 “活跃分子”
        3.3.2 中坚分子
        3.3.3 非理性的反对派
4 社交媒体时代小众文化符号实现大众认同的规律
    4.1 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过程
        4.1.1 外界因素的作用
        4.1.2 小众文化群体的推动
        4.1.3 资本的“顺水推舟”
    4.2 反沉默的螺旋的发生规律
        4.2.1 现实背景
        4.2.2 前提
        4.2.3 启动
5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1.1 小众文化符号的大众认同
        5.1.2 反沉默的螺旋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2.1 本次研究的创新
        5.2.2 本次研究的不足
        5.2.3 未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人员清单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一夜成名”到“偶像养成”——网络选秀类节目新型叙述模式探究[J]. 刘懿璇.  中国报业. 2019(02)
[2]对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热播的分析——基于传播游戏理论的视角[J]. 刘果果,刘东堃.  中国报业. 2018(23)
[3]网络舆情传播中“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以“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为例[J]. 徐爽,祝翔.  传播与版权. 2018(08)
[4]试析新媒体语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J]. 王威娜.  传播与版权. 2015(12)
[5]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 郭小安.  国际新闻界. 2015(05)
[6]新媒体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检视与研究——以长三角农民工的QQ表达为例[J]. 宋红岩,曾静平.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4)
[7]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J].   中国科技产业. 2014(10)
[8]I-crowd时代“沉默的螺旋”倒置的成因及影响——以“PX项目事件”的舆论引导为例[J]. 龙小农.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2)
[9]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 吴世文,石义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1)
[10]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J]. 朱珉旭.  国际新闻界. 2014(01)

博士论文
[1]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 孟庆艳.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网络环境下反沉默螺旋传播及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 李檬.长春工业大学 2018
[2]新媒体平台中“养成系”偶像的粉丝身份建构及二者的权力关系[D]. 梁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3]后现代语境下COSPLAY群体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D]. 李凯利.南京大学 2017
[4]“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D]. 孙雨田.暨南大学 2016
[5]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D]. 刘汉森.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0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