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16:26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完善,国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其中微博是相关信息的传播扩散中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在我国近年的突发事件中。转发量又是微博相关信息传播率的一个衡量标准,因此在突发事件下把握微博用户转发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不管对于政府微博还是其他社会机构微博更好地把控舆情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分析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基于UTAUT模型,在保留了原有的4个核心变量基础上,结合突发事件的和微博的特性加入了信源偏好、动机、感知风险、信任四个新变量构建出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其次对研究进行实证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来验证模型的假设,得出结论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信源偏好、信任和动机对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转发意愿有负向影响;转发意愿和便利条件对转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提出监管建议,政府需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以及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博作为信息传播媒介需要强化网络信息控制,并且增加与其它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公众需要提高网络行为约...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技术路线图

模型图,模型,调节变量,社群


(SI)和便利条件(FC);一类是调节变量,对核心变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年龄、自愿性和经验。绩效期望(PE)用来表示个体使用系统可以对自己工作有多少帮助的程是说使用某一信息技术可以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益。努力期望(表示个人使用该系统需要多少努力程度,也就是感知易用性。社群影响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感知受到周围群体影响的程度。便利条件(FC)是个体感知组织在相关技术、设备方面对使用系统的支持程度。行为的意响用户的使用行为,而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通过使用意愿间用行为。每个自变量受不同调节变量的控制影响。原有的四个调节变量,包括性别和年龄的大小。经验是指在使用新系统是否有使用相似系统的情况。自愿性说明用户在使用系统时是否是自愿在自愿的情况下用户使用该系统会更满意。UTAUT 模型的初始模型见图 2-1。

行为影响,突发事件,调整模型


突发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信学术检索用户行为分析与实证研究[J]. 朱鹏,朱星圳,刘子溪.  情报学报. 2017(08)
[2]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披露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隐私计算与信任的视角[J]. 兰晓霞.  现代情报. 2017(04)
[3]用户隐私关注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功能接受异质性研究[J]. 刘济群.  图书馆论坛. 2016(11)
[4]社会危机事件网络微博集群行为意向研究[J]. 杨庆国,陈敬良,甘露.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1)
[5]基于微博的突发事件针对性信息分享行为分析[J]. 钱颖,倪君彧,范明林.  现代情报. 2015(04)
[6]一种微博用户影响力的计算方法[J]. 张昊,刘功申,苏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03)
[7]重大事件下微博用户行为统计分析及建模[J]. 车培荣,王蜀霖.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J]. 鲁佼佼,孙剑斌.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9]博客评论行为动机因素实证研究[J]. 张辉,徐晓林.  情报杂志. 2013(11)
[10]基于用户动机的微博客信息流个性化推荐模型构建[J]. 黄成.  情报杂志. 2013(11)

博士论文
[1]微博舆情传播中用户的参与行为研究[D]. 成俊会.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公众参与行为研究[D]. 徐宇.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社会安全事件下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杨国琴.浙江工业大学 2015
[3]基于极性分析的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 许凌之.浙江大学 2015
[4]突发事件中微博用户的行为分析及重要性度量[D]. 方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微博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袁园.南京大学 2013
[6]“钓鱼岛事件”微博转发特点研究[D]. 秦珠芳.河北大学 2013
[7]微博用户转发意愿研究[D]. 厉钟灵.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9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19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