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社交:关系视域下网络直播的人际交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22:37
本研究选取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介形态,对网络直播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播、消费行为及情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人际传播学的关系视角考察网络直播的人际交往行为和互动的阶段进程。在试图揭示并解释“网红”现象的过程中,探索网络直播用户的行为心理,同时对以视频为社交媒介的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研究力图将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交往现象置于媒介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以期能够丰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学理论研究。本文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典型案例、问卷调研、受众与主播的访谈分析以及亲身参与体验,从人际交往演变的历史脉络,研究了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视频社交的兴起、发展和实践特点,建构了以网络人际交往为中心的“用户多维度行为框架”,总结出网络直播中用户人际交往关系的三种行为模式:信息交往行为、消费交往行为和情感交往行为。研究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介传者——受者的二元格局,是对新的媒介交往形态的一种补充,并促成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互动。以此作为视频社交行为模式的理论框架,开展后续针对性的研究。整篇论文共包含七部分内容。第一章为绪论,在较为宏观的层面综合性的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基本理论、...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社会交换模型??当付出的代价高于回报或者在其他关系中存在更大的可得利益时,关系恶化??
(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该模型最初是由珂纳普(M.?LKnapp)提出,后经梵葛李斯迪(A.?Vangelisti)??修改而成。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模型,反映了关系的全面发展或恶化(如图1.2)。??该模型认为,爬行渐进主义或者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运动通常是系统化和??序列化的,但是它也存在阶段内和阶段间前行或者倒退的运动。??Np?Jl—_?服-??\?atifc?\?_?\?\??俨祕祕.Wk??MK?繼齡《?,?■MMMHtaaMMaaaaMaMnMMMMM??I?\?\?掾定?停漪?\??\?|__mmmmmmmmmmmiiii.■丨__i,???m?^?ar*W??>???????图1.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包括以下互动阶段。??1)
(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该模型最初是由珂纳普(M.?LKnapp)提出,后经梵葛李斯迪(A.?Vangelisti)??修改而成。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模型,反映了关系的全面发展或恶化(如图1.2)。??该模型认为,爬行渐进主义或者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运动通常是系统化和??序列化的,但是它也存在阶段内和阶段间前行或者倒退的运动。??Np?Jl—_?服-??\?atifc?\?_?\?\??俨祕祕.Wk??MK?繼齡《?,?■MMMHtaaMMaaaaMaMnMMMMM??I?\?\?掾定?停漪?\??\?|__mmmmmmmmmmmiiii.■丨__i,???m?^?ar*W??>???????图1.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包括以下互动阶段。??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技术逻辑到社交平台:视频直播新形态的价值探讨[J]. 喻国明. 新闻与写作. 2017(02)
[2]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J]. 贾毅. 编辑之友. 2016(11)
[3]从“支配-服从”到“亲近-分离”——关系框架理论视域下的虚拟人际传播机制解析[J]. 毛德胜. 传媒. 2015(06)
[4]网络话语·意识形态·人际关系[J]. 刘和林. 外语学刊. 2012(04)
[5]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J]. 李哲. 新闻世界. 2012(05)
[6]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 李良荣,郑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4)
[7]界面视域下的媒介权力与传受关系[J]. 张佰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8)
[8]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J]. 彭兰.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7)
[9]媒介操控下的景观诱惑——从景观社会视角解读刘老根大舞台[J]. 黄伟迪. 新闻世界. 2011(06)
[10]景观社会: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J]. 刘力永. 北方论丛. 2006(06)
博士论文
[1]约翰·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研究[D]. 张潇扬.山东大学 2015
[2]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D]. 周宇豪.武汉大学 2014
[3]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 张冠文.山东大学 2013
[4]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D]. 吴保来.中共中央党校 2013
[5]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南京艺术学院 2013
[6]消费者情感依恋的形成机理及杠杆作用[D]. 温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7]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8]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 卢斌.中共中央党校 2011
[9]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 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 2011
[10]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D]. 杜晓红.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24049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社会交换模型??当付出的代价高于回报或者在其他关系中存在更大的可得利益时,关系恶化??
(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该模型最初是由珂纳普(M.?LKnapp)提出,后经梵葛李斯迪(A.?Vangelisti)??修改而成。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模型,反映了关系的全面发展或恶化(如图1.2)。??该模型认为,爬行渐进主义或者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运动通常是系统化和??序列化的,但是它也存在阶段内和阶段间前行或者倒退的运动。??Np?Jl—_?服-??\?atifc?\?_?\?\??俨祕祕.Wk??MK?繼齡《?,?■MMMHtaaMMaaaaMaMnMMMMM??I?\?\?掾定?停漪?\??\?|__mmmmmmmmmmmiiii.■丨__i,???m?^?ar*W??>???????图1.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包括以下互动阶段。??1)
(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该模型最初是由珂纳普(M.?LKnapp)提出,后经梵葛李斯迪(A.?Vangelisti)??修改而成。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模型,反映了关系的全面发展或恶化(如图1.2)。??该模型认为,爬行渐进主义或者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运动通常是系统化和??序列化的,但是它也存在阶段内和阶段间前行或者倒退的运动。??Np?Jl—_?服-??\?atifc?\?_?\?\??俨祕祕.Wk??MK?繼齡《?,?■MMMHtaaMMaaaaMaMnMMMMM??I?\?\?掾定?停漪?\??\?|__mmmmmmmmmmmiiii.■丨__i,???m?^?ar*W??>???????图1.2: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关系互动阶梯模型包括以下互动阶段。??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技术逻辑到社交平台:视频直播新形态的价值探讨[J]. 喻国明. 新闻与写作. 2017(02)
[2]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J]. 贾毅. 编辑之友. 2016(11)
[3]从“支配-服从”到“亲近-分离”——关系框架理论视域下的虚拟人际传播机制解析[J]. 毛德胜. 传媒. 2015(06)
[4]网络话语·意识形态·人际关系[J]. 刘和林. 外语学刊. 2012(04)
[5]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J]. 李哲. 新闻世界. 2012(05)
[6]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 李良荣,郑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4)
[7]界面视域下的媒介权力与传受关系[J]. 张佰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8)
[8]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J]. 彭兰.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7)
[9]媒介操控下的景观诱惑——从景观社会视角解读刘老根大舞台[J]. 黄伟迪. 新闻世界. 2011(06)
[10]景观社会: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J]. 刘力永. 北方论丛. 2006(06)
博士论文
[1]约翰·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研究[D]. 张潇扬.山东大学 2015
[2]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D]. 周宇豪.武汉大学 2014
[3]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 张冠文.山东大学 2013
[4]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D]. 吴保来.中共中央党校 2013
[5]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南京艺术学院 2013
[6]消费者情感依恋的形成机理及杠杆作用[D]. 温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7]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8]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 卢斌.中共中央党校 2011
[9]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 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 2011
[10]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D]. 杜晓红.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2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2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