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博涉腐类谣言的传播及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23:50
  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新功能与新应用不断出现,现代人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与速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在方便公众意见表达的同时,也因其较低的准入门槛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恶意攻击、非法营销、低俗炒作充斥其问,流言、谣言频频出现。作为新兴的话语空间,微博成为了公众的“麦克风”,每个个体都能向全体“喊话”并影响广泛。与其他网络平台相似,微博用户的信息行为也呈现多元化难以控制,依托微博散播的谣言不限人群、时空、范围,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微博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冒充他人开博,或以“知情人”、“揭黑洞”、“曝内幕”为噱头,以“官员腐败触目惊心”引发其他用户和不明真相者蜂拥地跟帖、转帖与评论。此类型的谣言在微博反腐取得成绩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本文将其定义为“微博涉腐类谣言”,并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讨论。第一章表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分析了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研究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整体框架;第二章分别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三个角度,梳理了该领域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集群行为相关理论
    2.2 信息方式理论
    2.3 传播学的相关研究
        2.3.1 传播心理
        2.3.2 传播过程
        2.3.3 传播效果
    2.4 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
        2.4.1 公共行政
        2.4.2 民主政治
第三章 微博涉腐类谣言的内涵、生成与特征
    3.1 相关概念
        3.1.1 谣言
        3.1.2 涉腐类谣言
        3.1.3 微博涉腐类谣言
    3.2 涉腐类谣言的生成
        3.2.1 产生条件
        3.2.2 问题实质
    3.3 微博涉腐类谣言的特征
        3.3.1 传播特征
        3.3.2 自身特征
第四章 微博涉腐类谣言传播盛行的原因
    4.1 微博涉腐类谣言传播的社会原因
        4.1.1 对官方媒体消息的不信任
        4.1.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1.3 监管与辟谣机制不健全
        4.1.4 媒体缺乏对公民的正确引导
        4.1.5 公民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欠缺
    4.2 涉腐类谣言传播的心理原因
        4.2.1 对贪腐官员的反感心理
        4.2.2 从众跟风心理
第五章 微博涉腐类谣言的传播过程
    5.1 涉腐类谣言的传播方式
        5.1.1 链状式传播
        5.1.2 树状传播
        5.1.3 放射状传播
        5.1.4 旋涡状传播
    5.2 涉腐类谣言的传播路径
        5.2.1 造谣
        5.2.2 传谣
        5.2.3 失控
        5.2.4 辟谣
    5.3 促使特定角色传播微博涉腐类谣言的原因
        5.3.1 媒体
        5.3.2 网络水军
        5.3.3 意见领袖
        5.3.4 草根用户
        5.3.5 敌对势力
第六章 微博涉腐类谣言的治理
    6.1 提高官员的为官素养
    6.2 “谣言止于智者”
    6.3 建立并完善辟谣机制
    6.4 以法律法规为“利剑”
    6.5 加强微博平台的监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的政治影响力研究[J]. 祝阳,王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2]“微博时代”反腐败类谣言的治理策略研究[J]. 王欢,祝阳.  现代情报. 2013(07)
[3]《谣言》的现实回应及其对策建议——以北京市为例[J]. 熊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4]论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 谢永江,黄方.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5]网络谣言的生成与治理[J]. 李富强.  理论导刊. 2012(12)
[6]“微时代”谣言传播:特质、危害与治理[J]. 周湘智.  求索. 2012(09)
[7]从最近实例看微博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应对[J]. 范雨霏,马书平.  中国记者. 2012(09)
[8]网络文化视阈下网络谣言的成因与治理[J]. 陶鹏.  领导科学. 2012(20)
[9]社会学域下谣言的传播机制与研究展望[J]. 孙嘉卿.  求索. 2012(05)
[10]微博谣言特征及辟谣策略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的质性研究[J]. 孙嘉卿.  中国出版. 2012(10)

硕士论文
[1]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D]. 付永利.河南大学 2010
[2]网络“微内容”传播研究[D]. 武锋.上海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25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25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