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央视春晚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09:34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展现中国传统春节文化最重要的媒介仪式,早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一项“新民俗”。每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春晚都会为全球华人带来一场“欢快、和谐”的文化盛宴,截止到2015年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三十三个年头,它已经从一种现象积淀成为了一种文化。纵观历史,任何文化的形成都要经历诞生、发展、兴盛、修正再生的过程,春晚也是一样。如今,央视春晚对于中国的电视观众来说已经从过去的主导地位过渡到陪伴地位。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传播环境以及受众审美观念的变更,央视春晚的传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传播学的视域下对央视春晚传播要素特点、传播的功能、价值以及传播的困惑进行研究,并为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出路。全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进行阐述,其次是对学界与本文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第二章中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央视春晚三十三年的传播历史。在这部分中文章引用了文化发展的概念将央视春晚自1983年伊始至今的历史,依据各时间段的特点分为了四个传播时期:春晚概念萌时期、春晚品牌塑造时期、春晚收视高潮时期、春晚观念嬗...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春晚的传播学研究
0.2.2 春晚的发展历史研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1 春晚的传播时期划分
1.1 春晚概念萌生期(1983年—1987年)
1.2 春晚品牌塑造期(1988年—1993年)
1.3 春晚收视高潮期(1994年—2004年)
1.4 春晚观念嬗变期(2005年至今)
2 春晚的传播功能与传播价值
2.1 春晚的传播功能
2.1.1 政治宣传调控功能
2.1.2 文化展示传播功能
2.1.3 主流价值引导功能
2.2 春晚的传播价值
2.2.1 春晚传播的文化价值
2.2.2 春晚传播的经济价值
2.2.3 春晚传播的社会价值
3 春晚的传播要素分析
3.1 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多级性
3.2 传播信息的大众性、政治性、艺术性
3.3 传播媒介的综合性、交互性、先进性
3.4 传播对象的稳定性、拓展性、分化性
3.5 传播效果的引导性、广泛性、衰退性
4 春晚的传播困惑
4.1 传播内容:节目设定模式化
4.2 传播对象:受众差异化收视需求未被满足
4.3 传播效果:南北地域接受差异
5 春晚传播的新思路
5.1 以创意创新为传播内容构建机制
5.2 以完善的收视分析确定受众需求
5.3 以文化整合弥合地域传播效果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60877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春晚的传播学研究
0.2.2 春晚的发展历史研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1 春晚的传播时期划分
1.1 春晚概念萌生期(1983年—1987年)
1.2 春晚品牌塑造期(1988年—1993年)
1.3 春晚收视高潮期(1994年—2004年)
1.4 春晚观念嬗变期(2005年至今)
2 春晚的传播功能与传播价值
2.1 春晚的传播功能
2.1.1 政治宣传调控功能
2.1.2 文化展示传播功能
2.1.3 主流价值引导功能
2.2 春晚的传播价值
2.2.1 春晚传播的文化价值
2.2.2 春晚传播的经济价值
2.2.3 春晚传播的社会价值
3 春晚的传播要素分析
3.1 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多级性
3.2 传播信息的大众性、政治性、艺术性
3.3 传播媒介的综合性、交互性、先进性
3.4 传播对象的稳定性、拓展性、分化性
3.5 传播效果的引导性、广泛性、衰退性
4 春晚的传播困惑
4.1 传播内容:节目设定模式化
4.2 传播对象:受众差异化收视需求未被满足
4.3 传播效果:南北地域接受差异
5 春晚传播的新思路
5.1 以创意创新为传播内容构建机制
5.2 以完善的收视分析确定受众需求
5.3 以文化整合弥合地域传播效果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60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6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