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众媒介接触与芭蕉坪苗寨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12:39
  文章以湖南省湘西州的洗溪镇芭蕉坪苗寨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芭蕉坪村民使用电视、报刊杂志、广播、手机、电脑等大众媒介的数据与资料,对调查对象的媒介拥有情况、媒介接触情况、媒介内容偏好、媒介内容信任度等衡量媒介接触行为的基本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得知芭蕉坪苗寨大众媒介接触的现状是:电视、手机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介,村民偏向于选择娱乐性的媒介内容,媒介接触习惯和自身的媒介素养、劳作习惯相契合,电视、手机对芭蕉坪村民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报刊杂志、广播、电脑对芭蕉坪村的影响较小。由于村内缺少报刊订阅点,广播使用频率的减少,电脑使用的高成本和高要求都直接导致了这三类媒介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村民对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导致部分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可见的显著性变化。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服饰审美、经济生活、择偶观、人际交往等四个领域。在服饰审美方面,物质形态和观念上的“现代化”特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生活方面,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村民接触了互联网经济新模式,电子商务在该村悄然萌芽;在择...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1.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特殊国情
        1.1.3 大众媒介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理论基础
    1.8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调研地点及调研样本的定量分析
    2.1 调研地点的选择说明
    2.2 芭蕉坪苗寨的概况
        2.2.1 芭蕉坪苗寨的自然环境
        2.2.2 芭蕉坪苗寨的人口民族
        2.2.3 芭蕉坪苗寨的民族风俗
    2.3 调研样本的定量分析
        2.3.1 样本的属性特点
        2.3.2 媒介拥有情况
        2.3.3 媒介接触情况
        2.3.4 媒介内容偏好
        2.3.5 媒介内容信任度
    小结
第3章 芭蕉坪苗寨的大众媒介接触现状
    3.1 报刊杂志—从未有过“辉煌”
        3.1.1 记忆中的“报刊杂志”
        3.1.2 从未出现过“报刊杂志”订阅点
        3.1.3 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2 广播—惨遭“冷遇”
    3.3 电视—“一家独大”地位难保
        3.3.1 记忆中的“黑白电视”
        3.3.2 普遍化的“彩电”
    3.4 手机—日常生活的“全部”
        3.4.1 对手机的认识
        3.4.2 “智能手机”的使用熟练程度
        3.4.3 手机“移动客户端”的使用现状
        3.4.4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刚起步
        3.4.5 “网上购物”新体验
    小结
第4章 大众媒介接触对芭蕉坪苗寨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
    4.1 服饰、审美的“现代化
    4.2 “电子商务”的萌芽
    4.3 择偶方式“自由化”
    4.4 沉迷手机的“低头族”
    小结
第5章 新媒介影响下芭蕉坪苗寨生活方式变迁中凸显的问题及对策
    5.1 芭蕉坪苗寨生活方式变迁中凸显的问题
        5.1.1 大众媒介传播结构严重失衡
        5.1.2 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
        5.1.3 无选择性的接收大众媒介传播的娱乐内容
    5.2 解决芭蕉坪苗寨生活方式变迁中凸显问题的对策
        5.2.1 加强村民媒介素养教育
        5.2.2 提升村民教育意识
        5.2.3 培养地区意见领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对象姓名缩写对照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农村居民媒介素养调研[J]. 黎泽潮,杨龙飞,王玉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安宁苗族密马龙社区媒介接触状况调查[J]. 程绍云,张娴雅,梁琦,顾开现.  课程教育研究. 2013(02)
[3]媒介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述评[J]. 关琮严.  现代视听. 2012(08)
[4]浅析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以关中新农村与传统农村媒介接触对比调查为例[J]. 马千.  今传媒. 2012(04)
[5]浅谈媒介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以湘西少数民族为例[J]. 王江生,梅黎.  新闻世界. 2010(10)
[6]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J]. 陈静静.  国际新闻界. 2010(02)
[7]电视下乡: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家庭化[J]. 张世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对现代媒介影响下的村落变迁的反思[J]. 谭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9]当代中国中、东部农民与媒介接触使用情况实证研究[J]. 凌燕,李发庆.  广告研究(理论版). 2006(04)
[10]老年人传媒接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陈勃,樊国宝.  社会科学. 2003(12)

博士论文
[1]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 张斌.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 林晓华.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河西镇建新村回族手机媒介使用的田野调查[D]. 贺巧虹.兰州大学 2013
[2]电视对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的影响研究[D]. 刘飞.重庆大学 2012
[3]少数民族地区电视传播效果研究[D]. 师晓艳.西北师范大学 2012
[4]“失落的舆论领袖”——对临夏伊斯兰教阿訇的民族志调查[D]. 周丽娟.兰州大学 2011
[5]长沙农村手机媒介研究[D]. 张孝翠.湖南大学 2010
[6]电视与土家族乡村生活方式变迁[D]. 龚莉辉.中南民族大学 2008
[7]西部贫困地区受众媒介接触与区域经济发展[D]. 李晓波.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现代传媒与回族乡村生活[D]. 马翠华.兰州大学 2007
[9]电视媒介对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研究[D]. 彭小川.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89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89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