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互动与仪式:网络直播身份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15:24
  网络直播生长于新媒体平台并依靠用户自身生产内容的网络文化生态,外界对其认知却一直停留在美女直播间,猎奇和窥私等刻板印象上,仍然受到或文化或伦理的批判,对于平台运行过程中多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缺乏研究。但随着其逐步走上正轨,对于研究者来说,探寻直播间中存在的积极意义,对于理性看待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本文以詹姆斯·凯瑞所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来阐释网络直播,发现网络直播相对于本身的社交媒介身份来说,更多的是建构了用户日常生活仪式,为人们提供了与同好者共享构建的环境,所以本文详细剖析了直播间中的用户是如何群体互动中共享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对这种意义体系进行情感联结,最终产生情感认同,形成共同体的,探讨直播间运行过程自发形成的互动仪式和情感发酵,并对于直播仪式是如何构建身份认同的进行了详细阐释。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网络直播的兴起及其批判,作为仪式互动的网络直播,网络直播仪式中的身份认同和网络直播构建身份认同中的风险及其消解。第一章:首先依据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将直播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对直播的分类和传播特点进行了简要概述。另外在绪论基础上,对目前批判视野...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目前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国内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直播的兴起及其批判
    第一节 网络直播的兴起
        一、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
        二、网络直播的分类和传播特点
    第二节 批判视野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一、消费主义下的伦理批判
        二、暧昧经济引发文化批判
第二章 作为仪式互动的网络直播
    第一节 网络直播“仪式化”现象解析
        一、角色扮演:人人皆为主播
        二、身份共享:同好者的聚集地
        三、世界观的描述和强化:用户之间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网络直播“仪式化”的文化价值
        一、在线仪式:虚拟世界的文化狂欢
        二、符号互动:意义共享的文化仪式
        三、情感联动: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节 网络直播“仪式化”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场域的集体归属感
        二、虚拟现实中的心理满足
        三、互联网语境下个人话语权的回归
第三章 网络直播仪式中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直播仪式强化自我身份认同
        一、自我认同:满足与归属
        二、视频社交: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陌生人社交:网络直播中的人际互动
    第二节 直播仪式构建集体身份认同
        一、共同符号引发共同关注点
        二、直播仪式促进情感能量共振
    第三节 直播仪式促进社会身份认同
        一、网络空间中的社会认同
        二、再部落化:直播仪式形塑社会认同
第四章 网络直播构建身份认同中的风险及其消解
    第一节 现代语境中网络直播构建身份认同的风险
        一、自我认同的困境:虚拟身份和用户的理想自我
        二、从众式的集体身份认同引发群体极化现象
        三、自由的言论和伪“去中心化”的社会认同
    第二节 、风险的消解:建构网络直播身份认同的三个层面
        一、政府和主流媒体导向性宣传
        二、意见领袖软性舆论引导,发挥网络主播的作用
        三、直播平台建设潜在核心价值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民直播的隐喻:后现代视角下青年重建社群的尝试[J]. 戴斯敏,曲天谣,杜子程.  青年探索. 2017(03)
[2]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直播互动分析[J]. 黄莹,王茂林.  传媒. 2017(08)
[3]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以直播App映客为例[J]. 王林彤,白如金.  新媒体研究. 2016(20)
[4]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J]. 贾毅.  编辑之友. 2016(11)
[5]浅析泛娱乐时代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J]. 舒昕.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9)
[6]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J]. 王颖颖.  今传媒. 2016(09)
[7]回归与超越:视觉文化心理下的网络直播[J]. 袁爱清,孙强.  新闻界. 2016(16)
[8]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J]. 严小芳.  新闻界. 2016(15)
[9]视频化社会:从直播新闻到直播生活[J]. 尚帅.  新闻知识. 2016(07)
[10]网络直播中弹幕语言暴力机制的形成与消解[J]. 李君贤.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05)

博士论文
[1]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D]. 陈静茜.复旦大学 2013
[2]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 周鸿雁.上海大学 2011
[3]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 刘燕.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建构[D]. 秦莹.山西大学 2015
[2]网络空间中网民的身份认同研究[D]. 朱珠.苏州大学 2013
[3]Web2.0时代自媒体的仪式传播行为研究[D]. 程黎.郑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89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89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