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信朋友圈中“微公益”信息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23:29
  微信朋友圈作为用户展示自我、分享信息的主要传播场所。基于其自身强链接属性,与现实人际相关联,产生了“微公益”最需要的重要内核“信任感”。尤其微信朋友圈所具备的种种优势,决定了其非常适合传递“微公益”信息。本文主要包括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微信朋友圈这个平台传递“微公益”信息所具备的一系列优势。微信朋友圈具备强链接属性,信源的可信度高,捐受双方的粘性强。参与成本低,保障了用户的无障碍参与。动员效率高,突破了传统公益的诸多壁垒。第二章根据微信朋友圈传递“微公益”信息的传播路径,提出了P-M-U传播模式。具体分析了传播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角色。第三章主要在于分析“微公益”借力微信朋友圈这个平台传播所取得的传播效果。第四章通过访谈发现微信朋友圈在传播“微公益”信息时同样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例如传播平台的局限性、微公益信息同质化问题严重、虚假信息泛滥、传播持续关注度差等。第五章主要探析如何更好的助推“微公益”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普及、传递,攻克以上的难题。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得出结论为微...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微信朋友圈传播公益信息的优势
    第一节 强连接属性捐受双方粘性强
    第二节 参与成本低公益行为日常化
    第三节 传播平面化社会动员效率高
第二章 微信朋友圈“微公益”的P-M-U传播模式
    第一节 微公益信息发起者多元
    第二节 文本建构:创意赋能
    第三节 利他主义下受众参与动机
第三章 “微公益”传播的社会效果
    第一节 提高人们对微公益的认知度
    第二节 情感黏合加深公益传播认可度
    第三节 普及公益文化传递社会风尚
第四章 微信朋友圈“微公益”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传播平台局限阶层固化明显
    第二节 文本信息脸谱化信息噪声致用户“同情疲劳”
    第三节 传播过程虚假信息泛滥道德失范现象频发
    第四节 虚假热度一次性传播难以形成持续关注
第五章 微信朋友圈中“微公益”传播优化
    第一节 借力其他平台齐发力警惕阶层窄化
    第二节 转换话语系统驱动用户移情心理
    第三节 建立第三方审核机制朋友圈交往中提升自身素养
    第四节 打造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相是“后真相”时代的解药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与挑战[J]. 张田田.  新闻战线. 2019(01)
[2]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的三个特点[J]. 周子云,邓林.  青年记者. 2018(21)
[3]“指尖公益”中的群氓智慧和群体性迷失[J]. 袁嘉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4]社交媒体公益信息传播框架探析——以“罗一笑事件”为例[J]. 付晓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5)
[5]民主幻象与信任透支:微信投票乱象及其文化反思[J]. 蒋建国,兰志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4)
[6]“微公益”传播活动的特征与变革——以“小朋友画廊”公益活动为例[J]. 赵晗阳.  青年记者. 2018(09)
[7]社交媒体中“医疗众筹”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转发还是不转发?[J]. 李静,杨晓冬.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2)
[8]微公益社会动员机制探究——以“罗一笑事件”为例[J]. 胡文丽.  新媒体研究. 2018(01)
[9]网络公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 傅蓉.  新闻与写作. 2017(10)
[10]情感动员、集体演出和意义构建:一个网络慈善事件的分析框架——以“罗一笑”刷屏事件为例[J]. 欧阳果华,王琴.  情报杂志. 2017(08)

博士论文
[1]微博文化研究[D]. 张斯琦.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微信公益传播现状与效果研究[D]. 李美玲.郑州大学 2017
[2]微博公益传播效应研究[D]. 侯冲.吉林大学 2016
[3]新媒介赋权与连接性行动:公益众筹的网络动员研究[D]. 崔娇娇.南京大学 2016
[4]基于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研究[D]. 胡少雄.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5]基于微博平台上的公益传播问题研究[D]. 臧欣.陕西师范大学 2015
[6]社交媒体的公益传播机制和效果研究[D]. 戴维嘉.暨南大学 2015
[7]微信公益传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D]. 王凡.辽宁大学 2015
[8]微博公益发展及其效果探析[D]. 张蕾.重庆大学 2015
[9]新媒体语境下微公益传播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D]. 彭晓慧.暨南大学 2014
[10]微公益传播过程及其效果研究[D]. 刘一荻.兰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10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10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