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技术、历史与族群认同:媒介化视角下泰雅族部落规范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1-15 16:18
  自近代以来,台湾少数民族就一直处于激烈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台湾少数民族对于族群的历史记忆、认同不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塑造与影响。同时,媒介也逐渐参与到这个社会文化的共构过程当中。面临书面文化、电子文化等媒介化浪潮的冲击,少数民族的社会空间也发生了变化。部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被媒介重组,部落式群居、狩猎、迁徙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传统部落文化也慢慢淡出泰雅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网络社会下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为重振部落文化、重塑民族认同提供了转机。基于此,本研究以泰雅族部落规范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将台湾省新北市乌来乡为田野点,从媒介化的视角力图考察不同的媒介形态如何传播泰雅族的部落规范、再现泰雅族的形象、参与塑造族群的历史记忆,并影响了泰雅族人族群认同的建构。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梳理了媒介化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台湾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隐匿在台湾地区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叙事中,较少被大陆民众所了解与认同。通过对泰雅族日常生活的参与观察,结合相关民族志素材、史料的解读与反思,考察媒介如何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参与到台湾少数民族几...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记忆”的载体:泰雅族口述传统及其文化意涵
    第一节 作为历史记忆的口述传统(Lmuhuw)
    第二节 作为部落规范的gaga思想
第二章 “技术”的更迭:跨越次生口语时代的泰雅文化
    第一节 从言说为媒到书写为媒
    第二节 大众传播背景下Lmuhuw的形变
    第三节 多元技术形式下的文化资产保存
第三章 “我群”的言说:媒介化的危机与转机
    第一节 变化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变化的文化身份:泰雅族vs泛泰雅族
    第三节 电子媒介中的自我书写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 采访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信息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的“下沉”与奠基——媒介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 杨馨.  新闻界. 2020(02)
[2]从“歌唱互动”到“口唱史诗”——当代语境下台湾泰雅族Lmuhuw的转型[J]. 凌嘉穗.  中国音乐. 2019(01)
[3]论侗戏《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J]. 石琪琪.  凯里学院学报. 2018(05)
[4]“媒介化”与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传播研究[J]. 张世超.  文化产业. 2018(15)
[5]论历史记忆的重构与台湾的“去华夏化”——兼论“文化台独”者的思维逻辑及路径选择[J]. 刘相平.  台湾研究. 2017(03)
[6]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理番政策”的真相——读傅琪贻著《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原住民抗日历史研究——以北台湾泰雅族抗日运动为例》[J]. 李细珠.  台湾研究. 2017(02)
[7]守护·传承:无形文化遗产保存的台湾经验与发展[J]. 江韶莹.  文化遗产研究. 2016(02)
[8]从台湾泰雅人的建构与分化看民族客观论与主观论之差异与发展[J]. 马腾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6)
[9]走向媒介中心的社会本体论?——对欧洲“媒介化学派”的一个批判性考察[J]. 戴宇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5)
[10]泰雅族诗人瓦历斯·诺干的族群书写与文化关怀[J]. 洪淑苓.  华文文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 邵鹏.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D]. 邹雯.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西藏媒介变迁与《格萨尔》史诗传播研究[D]. 杨静.西藏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31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31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