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5 01:57
曼纽尔·卡斯特说:“世界上核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正在被因特网和其他计算机网络重组。”新一轮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到数字资本主义时期,先进的数字技术也成为新一轮生产力的象征。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被寄予无限的厚望,它们重新定义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在Web2.0的语境下,新的媒介形态及媒介使用方式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及劳动形态。不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传统雇佣劳动,媒介用户的内容生产及使用行为同样可以为平台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在技术、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平台资本主义正在积蓄力量,渗透现代人的生活。与西方传播语境不同的是,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其特色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脉络以及特殊的社会情境,新一轮数字资本以新型技术为推手,伴随着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民主想象,以一种更加隐蔽,看似合理的方式进行互联网时空双重性殖民,诞生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形态即数字劳动,同时,数字劳工这种新劳动力群体,也逐渐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本研究应用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法,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章笔者沿着批判学派受众观研究的线索与...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受众观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第一节 受众商品理论概述
一、受众商品理论的提出
二、盲点之争
第二节“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新时期受众观的政治经济学形态
一、数字劳动的概念之林
二、数字劳动之争:参与还是劳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回归:数字媒介时代受众观的批判进路
一、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失语”
二、回归“劳动理论”
第二章 诞生与实践:数字劳动的中国语境与抖音用户的在线传播实践
第一节 数字劳动空间的建构力量
一、政治赋能:数字经济飞速崛起与“数字中国”的建设
二、技术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创新
三、文化转向:Web2.0 话语下“参与式文化”的兴盛
第二节 抖音平台用户的在线传播实践
一、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概述
二、作为数字劳工的抖音用户:“满足需求”进而“制造甘愿”
第三章 遮蔽与解蔽:平台资本的剥削逻辑分析
第一节“用户就是商品”——平台剥削 1.0
一、让“你”成为它的商品——技术绘制精准用户画像
二、把“你”卖给广告商——平台内嵌多种广告机制
第二节“用户就是劳动力”——平台剥削 2.0
一、海量UGC内容的无偿使用
二、电子海洛因下劳动时间的延长
第三节“用户即新生产要素”——剥削 3.0
一、情感经济与情感劳动
二、社会资本与“you media”
第四章 剥削与异化:平台用户数字劳动下的异化现象解读
第一节 内容异化
一、“太长不看”:表层信息比深层意义更重要
二、“畸形审美”:看脸时代与审丑狂欢
第二节 主体异化
一、依赖与沉溺:作为精神鸦片的短视频
二、群体性孤独:在线社交扼杀亲密关系
第三节 权利异化
一、隐私无处安放
二、版权无“法”明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297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受众观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第一节 受众商品理论概述
一、受众商品理论的提出
二、盲点之争
第二节“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新时期受众观的政治经济学形态
一、数字劳动的概念之林
二、数字劳动之争:参与还是劳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回归:数字媒介时代受众观的批判进路
一、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失语”
二、回归“劳动理论”
第二章 诞生与实践:数字劳动的中国语境与抖音用户的在线传播实践
第一节 数字劳动空间的建构力量
一、政治赋能:数字经济飞速崛起与“数字中国”的建设
二、技术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创新
三、文化转向:Web2.0 话语下“参与式文化”的兴盛
第二节 抖音平台用户的在线传播实践
一、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概述
二、作为数字劳工的抖音用户:“满足需求”进而“制造甘愿”
第三章 遮蔽与解蔽:平台资本的剥削逻辑分析
第一节“用户就是商品”——平台剥削 1.0
一、让“你”成为它的商品——技术绘制精准用户画像
二、把“你”卖给广告商——平台内嵌多种广告机制
第二节“用户就是劳动力”——平台剥削 2.0
一、海量UGC内容的无偿使用
二、电子海洛因下劳动时间的延长
第三节“用户即新生产要素”——剥削 3.0
一、情感经济与情感劳动
二、社会资本与“you media”
第四章 剥削与异化:平台用户数字劳动下的异化现象解读
第一节 内容异化
一、“太长不看”:表层信息比深层意义更重要
二、“畸形审美”:看脸时代与审丑狂欢
第二节 主体异化
一、依赖与沉溺:作为精神鸦片的短视频
二、群体性孤独:在线社交扼杀亲密关系
第三节 权利异化
一、隐私无处安放
二、版权无“法”明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7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