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23:13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进步,媒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媒介技术越来越先进,媒介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不同媒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与人们的生活工作联系更加紧密,所以面对媒介带来的冲击与改变,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中独立生存,避免有害信息对自己的冲击,充分利用有用信息为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更好的服务,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提供更优质的媒介内容,服务于社会。因此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有必要的,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青少年群体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社会各界贡献力量以帮助他们能坦然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显得尤为特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他们享受的各项资源落后于城市儿童,他们存在经济文化水平落后、亲养缺失、学校资源匮乏的情况,所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更需要针对性。由于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处在“盲点”,因此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以湖北省监利县红庙中学和浠水县竹瓦小学的8-14岁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3...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媒介教育与儿童
1.1.3 媒介素养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媒介素养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 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1.2 社会化理论
2.1.3 知识沟理论
2.2 研究框架
2.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调查
2.2.2 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生活与人际交往状况调查
2.2.3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调查
2.3 调研方法和研究过程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4 调研时间和对象
3 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3.1 样本基本信息和特征
3.1.1 性别比例
3.1.2 年龄年级分布
3.2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
3.2.1 实际监护人调查
3.2.2 父母工作情况调查
3.2.3 家庭收入来源
3.3 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调查
3.3.1 与父母联系情况
3.3.2 与实际监护人关系情况
3.3.3 被调研对象的生活需求情况
3.4 群体生活与人际交往
3.4.1 人际交往
3.4.2 日常交流
3.4.3 学校表现
3.4.4 自我认知
3.5 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3.5.1 媒介接触环境
3.5.2 媒介使用与满足
3.5.3 媒介认知与辨别
3.5.4 媒介教育情况
4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4.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及特点
4.1.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接触和信息获取路径呈现多元化特点
4.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习得存在自发性特点
4.1.3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呈现娱乐化特点
4.2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4.2.1 媒介认知处于浅层阶段
4.2.2 媒介使用存在失衡现象
4.2.3 媒介批判辨别能力薄弱
4.2.4 媒介参与创造能力不足
4.3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4.3.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4.3.2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补位不足
4.3.3 同辈群体互相影响
4.3.4 社会及媒体关注具有片面性
5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5.1 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家庭氛围
5.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交流与学习
5.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树立正确教育观
5.2 建立规范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5.2.1 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和责任感
5.2.2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中
5.3 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5.3.1 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5.3.2 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5.4 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5.4.1 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管
5.4.2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扶贫的支持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再思考
6.2 对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访谈提纲
附录三 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访谈提纲
附录四 农村留守儿童老师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82242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媒介教育与儿童
1.1.3 媒介素养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媒介素养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 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1.2 社会化理论
2.1.3 知识沟理论
2.2 研究框架
2.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调查
2.2.2 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生活与人际交往状况调查
2.2.3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调查
2.3 调研方法和研究过程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4 调研时间和对象
3 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3.1 样本基本信息和特征
3.1.1 性别比例
3.1.2 年龄年级分布
3.2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
3.2.1 实际监护人调查
3.2.2 父母工作情况调查
3.2.3 家庭收入来源
3.3 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调查
3.3.1 与父母联系情况
3.3.2 与实际监护人关系情况
3.3.3 被调研对象的生活需求情况
3.4 群体生活与人际交往
3.4.1 人际交往
3.4.2 日常交流
3.4.3 学校表现
3.4.4 自我认知
3.5 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3.5.1 媒介接触环境
3.5.2 媒介使用与满足
3.5.3 媒介认知与辨别
3.5.4 媒介教育情况
4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4.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及特点
4.1.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接触和信息获取路径呈现多元化特点
4.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习得存在自发性特点
4.1.3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呈现娱乐化特点
4.2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4.2.1 媒介认知处于浅层阶段
4.2.2 媒介使用存在失衡现象
4.2.3 媒介批判辨别能力薄弱
4.2.4 媒介参与创造能力不足
4.3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4.3.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4.3.2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补位不足
4.3.3 同辈群体互相影响
4.3.4 社会及媒体关注具有片面性
5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5.1 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家庭氛围
5.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交流与学习
5.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树立正确教育观
5.2 建立规范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5.2.1 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和责任感
5.2.2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中
5.3 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5.3.1 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5.3.2 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5.4 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5.4.1 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管
5.4.2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扶贫的支持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再思考
6.2 对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访谈提纲
附录三 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访谈提纲
附录四 农村留守儿童老师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82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8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