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视域下的2016年中国音乐综艺节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7 00:21
巴赫金认为,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而音乐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人们感知现实世界传达精神世界所不可或缺的媒介窗口,故此音乐综艺节目在电视荧屏上虽有沉浮但一直长盛不衰的节目类型。然而我国音乐综艺节目自草根选秀和明星竞技的大热后便进入颓然期,一度陷入同质化的泥淖。但这一低迷情况被2016年轮番涌现的新型音乐综艺打破,星素结合、悬疑推理、星素对抗、音乐教育、小众边缘等等众多音乐与多元素混搭融合的音乐综艺接连不断地刷新着大众对于电视综艺界限的认知,制造了持续整一个年度的音乐狂欢节。它延长了时间,拓宽了空间,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形式都极大地颠覆和突破了以往的行进套路,可以说我国2016年这一整年的音乐综艺打造了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全民平等的、恣意歌唱的第二生活空间,以拥抱的姿态将更多的民众纳入到这个音乐的狂欢广场,从中体现出的平等性、创新性、和民众诉求是以往所没有达到的。这种新式节目的集体爆发并不是偶然,而是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下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笔者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2016年我国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进行研究,试图从音乐综艺节目的广场性、全民性、仪...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现状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方法
一、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狂欢化理论依据
(一) 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流变
1. “素人+音乐”的音乐梦想时代
2. “明星+音乐”的明星宣发时代
3. “游戏+音乐”的音乐玩乐时代
(二) 狂欢理论简述
1. 狂欢理论的历史渊源
2. 狂欢理论的基本特征
(三) 狂欢理论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契合
1. 大众文化与狂欢节内涵上的相似性
2. 音乐综艺节目内核与狂欢世界感受的契合性
二、音乐综艺节目的广场性和全民性
(一) 冲破年龄限制,全民共唱
1. 从成人到儿童
2. 共同游戏与竞猜
3. 视听的集体回忆
(二) 突破专业壁垒,等级消弭
1. 跨界演唱:从演者到歌者
2. 星素结合:从独唱到合唱
(三) 流行融合边缘,共同狂欢
1. 方言的“多音齐鸣”
2. 非遗的时尚编码
3. 小众乐种的渗透
三、音乐综艺节目的仪式性与颠覆性
(一) “加冕”与“脱冕”——歌唱主体的颠覆
1. 挑落歌王,王冠加身
2. 真假歌神,褒贬立下
(二) 换装仪式——音乐形式的颠覆
1. 命名与易名
2. 蒙面与揭面
(三) 从音乐综艺到综艺音乐——音乐内容的颠覆
1. 从歌曲翻唱到歌曲原创
2. 从演唱经典到打捞蒙尘
3. 从音乐竞技到音乐玩乐
四、狂欢化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价值诉求
(一) 音乐颠覆中的抵抗与认同
1. 抵抗现实与抵抗权威
2. 情感认同与草根的价值实现
(二) 音乐狂欢构筑“第二生活”
1. 非理性中的理性:自由诉求
2. 非永恒中的永恒:音乐栖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6年我国音乐综艺节目整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4708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现状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方法
一、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狂欢化理论依据
(一) 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流变
1. “素人+音乐”的音乐梦想时代
2. “明星+音乐”的明星宣发时代
3. “游戏+音乐”的音乐玩乐时代
(二) 狂欢理论简述
1. 狂欢理论的历史渊源
2. 狂欢理论的基本特征
(三) 狂欢理论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契合
1. 大众文化与狂欢节内涵上的相似性
2. 音乐综艺节目内核与狂欢世界感受的契合性
二、音乐综艺节目的广场性和全民性
(一) 冲破年龄限制,全民共唱
1. 从成人到儿童
2. 共同游戏与竞猜
3. 视听的集体回忆
(二) 突破专业壁垒,等级消弭
1. 跨界演唱:从演者到歌者
2. 星素结合:从独唱到合唱
(三) 流行融合边缘,共同狂欢
1. 方言的“多音齐鸣”
2. 非遗的时尚编码
3. 小众乐种的渗透
三、音乐综艺节目的仪式性与颠覆性
(一) “加冕”与“脱冕”——歌唱主体的颠覆
1. 挑落歌王,王冠加身
2. 真假歌神,褒贬立下
(二) 换装仪式——音乐形式的颠覆
1. 命名与易名
2. 蒙面与揭面
(三) 从音乐综艺到综艺音乐——音乐内容的颠覆
1. 从歌曲翻唱到歌曲原创
2. 从演唱经典到打捞蒙尘
3. 从音乐竞技到音乐玩乐
四、狂欢化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价值诉求
(一) 音乐颠覆中的抵抗与认同
1. 抵抗现实与抵抗权威
2. 情感认同与草根的价值实现
(二) 音乐狂欢构筑“第二生活”
1. 非理性中的理性:自由诉求
2. 非永恒中的永恒:音乐栖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6年我国音乐综艺节目整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4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8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