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1:10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APP软件发表评论,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但是所传播的舆论信息欠缺客观性、真实性,介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和随意性,受众群体难以分辨信息真假,往往会大量转发扩大舆论影响。对于县级政府而言,部分负面信息造成的舆论影响恶劣,严重破坏县级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为此,需要县级政府重视互联网舆情的协同治理,避免负面舆论影响扩大。尤其是县域百姓对世间的感情倾向、所站立场不同,对舆论的感受存在差异,部分侵犯百姓个人利益的相关舆论通过转发扩大影响范围,此类与县级政府形象相关的舆情影响县级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另外,县级政府由于在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相关配套的技术上还不足以完全实现对当下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的舆情控制及引导,难免会有疏漏或热点事件发现不够及时的情形,这也导致了县级政府在面对一些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的机制滞后,令政府执行力在这方面大打折扣。本文立足与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网络舆情的的新时代背景,以完善从基层做好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方式为目的展开研究,围绕研究主题共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明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及主题...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现实诉求
3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现状
3.1 网络舆情法律规制现状
3.2 县级政府管理体系现状
3.3 县级政府对热点舆情关注现状
3.4 媒体监督现状
4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5 国内外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经验
5.2 国内经验
5.3 对我国县级政府的启示
6 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策略
6.1 制定明确的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目标
6.2 坚持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原则
6.3 制定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方法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25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现实诉求
3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现状
3.1 网络舆情法律规制现状
3.2 县级政府管理体系现状
3.3 县级政府对热点舆情关注现状
3.4 媒体监督现状
4 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5 国内外互联网环境下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经验
5.2 国内经验
5.3 对我国县级政府的启示
6 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策略
6.1 制定明确的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目标
6.2 坚持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原则
6.3 制定县级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方法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9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