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1:44
新浪微博、微信的风靡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人人都有了话语权,这也使得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逐渐转向追求提升精神层面的生活水平,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地方政府应对涉及民生民情的网络舆情事件的措施、机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怎样运用好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如何快速合理的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成为地方政府提升执政能力、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良好的政民关系必须解决的难题。论文通过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的查阅总结,了解了各个地方政府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不同定义和研究方向,阐释了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自媒体、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必要性。通过枚举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进行对比,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现行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研究,找出其成效和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案例事实,围绕生命周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和选择性接触理论,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的...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方政府与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2.1 自媒体与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2.1.1 自媒体的概念
2.1.2 网络舆情的概念
2.1.3 自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
2.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
2.2.3 选择性接触理论
2.3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必要性和意义
2.3.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必要性
2.3.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意义
第3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
3.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3.1.1 “11.26”宁波爆炸案事件
3.1.2 “11.26”宁波爆炸案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3.1.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分析
3.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失败案例及分析
3.2.1 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
3.2.2 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3.2.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分析
3.3 两起案例对比分析
3.3.1 应对时间的对比
3.3.2 应对措施选择的对比
3.3.3 应对态度的对比
3.3.4 应对效果的对比
第4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及成效
4.1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行措施
4.1.1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预警
4.1.2 征求公众关于网络舆情重大决策的意见
4.1.3 对网络信息进行公开
4.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取得的成效
4.2.1 转变过去与网民沟通的方式
4.2.2 改变原先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
4.2.3 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逐渐增强
第5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5.1.1 丧失应对网络舆情的话语主动权
5.1.2 应对能力较差,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5.1.3 应对过程不透明、应对结果不公平
5.1.4 应对措施法制化程度低
5.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对网络自媒体舆情认识不足
5.2.2 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不健全
5.2.3 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欠缺
第6章 完善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的建议
6.1 提升地方政府官员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能力
6.1.1 提升网络舆情事件预警阶段政府官员的应急准备能力
6.1.2 提高网络舆情事件发酵阶段政府官员的应对能力
6.1.3 提升政府官员善后处理的能力
6.1.4 全面升级政府官员的关键技能和应对知识储备
6.1.5 积极吸纳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专业人才
6.2 加快地方政府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制度建立
6.2.1 加快地方政府的承诺兑现制的建立
6.2.2 加快网络舆情的决策公开与参与制的建立
6.2.3 加快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法制化建设
6.3 重视网民心态调适和优化自媒体网络舆情应对系统
6.3.1 加强对网民的心理疏导与调适
6.3.2 建立政民双向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
6.3.3 强化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301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方政府与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2.1 自媒体与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2.1.1 自媒体的概念
2.1.2 网络舆情的概念
2.1.3 自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
2.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
2.2.3 选择性接触理论
2.3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必要性和意义
2.3.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必要性
2.3.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意义
第3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
3.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3.1.1 “11.26”宁波爆炸案事件
3.1.2 “11.26”宁波爆炸案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3.1.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分析
3.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失败案例及分析
3.2.1 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
3.2.2 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3.2.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分析
3.3 两起案例对比分析
3.3.1 应对时间的对比
3.3.2 应对措施选择的对比
3.3.3 应对态度的对比
3.3.4 应对效果的对比
第4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及成效
4.1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行措施
4.1.1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预警
4.1.2 征求公众关于网络舆情重大决策的意见
4.1.3 对网络信息进行公开
4.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取得的成效
4.2.1 转变过去与网民沟通的方式
4.2.2 改变原先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
4.2.3 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逐渐增强
第5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5.1.1 丧失应对网络舆情的话语主动权
5.1.2 应对能力较差,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5.1.3 应对过程不透明、应对结果不公平
5.1.4 应对措施法制化程度低
5.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对网络自媒体舆情认识不足
5.2.2 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不健全
5.2.3 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欠缺
第6章 完善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的建议
6.1 提升地方政府官员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能力
6.1.1 提升网络舆情事件预警阶段政府官员的应急准备能力
6.1.2 提高网络舆情事件发酵阶段政府官员的应对能力
6.1.3 提升政府官员善后处理的能力
6.1.4 全面升级政府官员的关键技能和应对知识储备
6.1.5 积极吸纳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专业人才
6.2 加快地方政府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制度建立
6.2.1 加快地方政府的承诺兑现制的建立
6.2.2 加快网络舆情的决策公开与参与制的建立
6.2.3 加快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法制化建设
6.3 重视网民心态调适和优化自媒体网络舆情应对系统
6.3.1 加强对网民的心理疏导与调适
6.3.2 建立政民双向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
6.3.3 强化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9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