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的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1 22:2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各种手机网络应用不断推出,使用率逐年提升,网民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政府部门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与广大群众交流,也开始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平台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其中,政务微博作为目前主要的政民沟通平台之一,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传递信息、收集民意、交流互动、为民解疑的重要途径,政务微博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民众有了与政府直接对话的窗口。这种线上平等交流的模式使民众有话敢说、有话能说,让政府可以听到最真实的民众声音,从而有利于政府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完善各种政策方针,普及政府核心价值观,调动民众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这种新型的政府服务模式下,更容易提高政府透明度、公开度,树立值得信任的阳光政府形象。然而,根据《2016年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1]显示,政务微博的频繁使用率明显低于政务网上办事大厅、政务APP等其他政务新媒体平台,在满意度方面,政务微博的表现也并不出色。这说明政务微博在服务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和改善,要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增强政务微博用户粘性,减少用户的使用倦怠情绪,从而防止用户大量退...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的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政务微博
2.1.2 政务微博使用倦怠
2.2 理论基础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
2.3 计划行为理论与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结合
第3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的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研究概念模型
3.1 潜在变量
3.2 研究假设
3.2.1 压力源与使用倦怠假设
3.2.2 使用倦怠与不持续使用和转换行为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结构
4.1.2 量表设计
4.2 样本收集与描述
4.2.1 样本收集
4.2.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模型拟合效果评价指标及检验
4.4.2 假设检验
4.5 结论
4.5.1 感知过载和隐私关注对行为态度压力和知觉行为控制压力的影响
4.5.2 知觉行为控制压力是使用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4.5.3 使用倦怠对不持续使用和转换行为的影响
第5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下政务微博使用倦怠的对策分析
5.1 完善政务微博平台建设
5.1.1 缓解行为态度压力,提高用户对政务微博的好感度
5.1.2 缓解主观规范压力,避免用户大量流失
5.1.3 缓解知觉行为态度压力,增强用户使用信心
5.2 培养用户综合素养
5.2.1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2.2 普及民众安全用网知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产生原因及后果基本情况调查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49551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的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政务微博
2.1.2 政务微博使用倦怠
2.2 理论基础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
2.3 计划行为理论与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结合
第3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的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研究概念模型
3.1 潜在变量
3.2 研究假设
3.2.1 压力源与使用倦怠假设
3.2.2 使用倦怠与不持续使用和转换行为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结构
4.1.2 量表设计
4.2 样本收集与描述
4.2.1 样本收集
4.2.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模型拟合效果评价指标及检验
4.4.2 假设检验
4.5 结论
4.5.1 感知过载和隐私关注对行为态度压力和知觉行为控制压力的影响
4.5.2 知觉行为控制压力是使用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4.5.3 使用倦怠对不持续使用和转换行为的影响
第5章 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框架下政务微博使用倦怠的对策分析
5.1 完善政务微博平台建设
5.1.1 缓解行为态度压力,提高用户对政务微博的好感度
5.1.2 缓解主观规范压力,避免用户大量流失
5.1.3 缓解知觉行为态度压力,增强用户使用信心
5.2 培养用户综合素养
5.2.1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2.2 普及民众安全用网知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政务微博用户使用倦怠产生原因及后果基本情况调查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49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4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