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

发布时间:2023-10-08 19:40
  《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改革起,便以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实绩为现代散文的生成贡献力量。尤其在1920——1924年间,《晨报》副刊成为继《新青年》后,在《语丝》前对现代散文生成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但《晨报》副刊的散文数量繁多、内容庞杂、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本文以1919年初至1924年底的《晨报》副刊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与现代散文生成的关系。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首先界定现代散文的概念。现代散文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定型于“五四”时期。它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类,主要包含杂感和纯文学散文两种形态。其次从当时整个媒介语境和《晨报》副刊自身去考察散文发表情况,凸显《晨报》副刊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优势。第二章主要探究《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关系。在主题建构方面,《晨报》副刊继承了《新青年》“随感录”的批评品格,承续并发展了“随感录”注重“文化批评”的一面,又深入拓展了“社会批评”的主题。在文体形式方面,《晨报》副刊的杂感一方面以理论和创作实践探索杂感这一体式以及杂感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探索《晨报...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论域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
第—章 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
    第一节 现代散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晨报》副刊散文创作的优势
第二章 《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主题的建构
        一、文化批评
        二、社会批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形式的探索
        一、《晨报》副刊与杂感体式的确立
        二、《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手法的开拓
        三、《晨报》副刊与新的杂感形式的开辟
第三章 《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理论的建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个体生命体悟主题的书写
        一、周作人散文: 自己的园地
        二、冰心的散文: 爱的绿洲
        三、徐志摩等其他作家的散文
    第三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多样化语言风格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5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