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研究——以深圳广电《第一现
发布时间:2023-11-18 13:05
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国内许多杂志和报纸受众流失严重,已有不少纸媒倒闭停刊,传统电视媒体也遭受了重大冲击。一面是新媒体抢占观众资源;一面是电视开机率下降,广告收入逐年减少。传统媒体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此时转型显得至关重要。许多传统媒体已经积极拥抱互联网,努力进行媒体融合实践,但当有的媒体融合发展逐渐深入的同时,也有一些媒体进展缓慢。可以说,“用户”已然成为处理好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关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相关新媒体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做到了抖音粉丝突破500万、微信公众号深圳影响力顶尖、建立起40余个粉丝群。成绩背后的方法和策略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掘。本文利用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广电《第一现场》公众号及抖音4月-9月发布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对部分粉丝进行深度访谈,以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最终了解到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新媒体与节目新媒体用户之间互动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第一现场》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不仅包括线上互动,还有线下活动。不同平台的互动方式和效果区别很大:在微信公众号中突发事件和热点新闻往往能获得更高阅读量,但点赞高的往往是“正能量”的内容。抖音平台上更具娱乐性的内容往往...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理论框架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互动仪式链理论与电视新媒体互动
第一节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一、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
二、情感能量和互动仪式市场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现状
一、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
二、电视新媒体用户分析
三、研究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的意义
第二章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链形成
第一节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的组成
一、虚拟在场:产生互动基础
二、内容推送:引起共同关注
三、用户互动:共享情感体验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的情感能量组成
一、情感传播与情境互动
二、短期情感与长期情感的转化
第三章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仪式过程及其效能
第一节 互动仪式市场
一、互动中的分层协同
二、互动中的情感能量
三、互动中的界限模糊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效能
一、节目品牌形象提升
二、节目忠实粉丝产生
三、作为“市民”的集体认同
第四章 《第一现场》新媒体用户互动的启示
第一节 丰富互动类型,为“在场”提供际遇
一、保证“在场”:内容高频发布
二、提供际遇:多种互动环节
三、能量回报:及时反馈互动
第二节 用户参与新闻生产,提升用户情感能量
一、新闻报料:用户参与生产
二、在线讨论:用户实时交流
三、线下活动:用户身体亲临
第三节 打造集体话题,促进社会建构
一、情感唤起:价值匹配与反馈期望
二、情感互动:新闻价值与集体认同
三、情感共鸣:身份认同与公民团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与其他文献的关系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65343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理论框架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互动仪式链理论与电视新媒体互动
第一节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一、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
二、情感能量和互动仪式市场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现状
一、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
二、电视新媒体用户分析
三、研究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的意义
第二章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链形成
第一节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的组成
一、虚拟在场:产生互动基础
二、内容推送:引起共同关注
三、用户互动:共享情感体验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的情感能量组成
一、情感传播与情境互动
二、短期情感与长期情感的转化
第三章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仪式过程及其效能
第一节 互动仪式市场
一、互动中的分层协同
二、互动中的情感能量
三、互动中的界限模糊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效能
一、节目品牌形象提升
二、节目忠实粉丝产生
三、作为“市民”的集体认同
第四章 《第一现场》新媒体用户互动的启示
第一节 丰富互动类型,为“在场”提供际遇
一、保证“在场”:内容高频发布
二、提供际遇:多种互动环节
三、能量回报:及时反馈互动
第二节 用户参与新闻生产,提升用户情感能量
一、新闻报料:用户参与生产
二、在线讨论:用户实时交流
三、线下活动:用户身体亲临
第三节 打造集体话题,促进社会建构
一、情感唤起:价值匹配与反馈期望
二、情感互动:新闻价值与集体认同
三、情感共鸣:身份认同与公民团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与其他文献的关系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6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6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