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抵抗·破壁:弹幕族的互动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8 22:59
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弹幕视频在国内视频市场中发展疾速,并逐渐进入主流媒体的关注视线中,弹幕成为观众对视频内容进行交流吐槽的社交载体,脱胎于御宅文化的弹幕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在弹幕文化不断影响主流文化的同时,共青团中央、新闻联播等官方话语机构入驻弹幕网站,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弹幕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如何保持自身风格特征,又如何和主流文化展开对话,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以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弹幕族群体和B站拜年祭这一典型弹幕视频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弹幕互动仪式的产生和演进过程进行分析。一方面探究在互动仪式过程中组成要素的表现,并结合拜年祭视频内容对“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一仪式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对互动仪式的结果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弹幕互动仪式中社会性关系符号的演变产生和情感能量的累积,并对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弹幕族群体内部的类群分层现象和外部主流文化收编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弹幕族出于个人志趣或对主流文化叛逆出走等原因,聚集在具有“拟同步性”且隔绝外部群体的弹幕虚拟空间...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2.1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综述
2.1.1 芝加哥学派:确立亚文化研究思路
2.1.2 伯明翰学派:提出仪式抵抗的研究范式
2.1.3 后亚文化理论:媒介与消费者文化下的研究转向
2.2 关于弹幕视频及弹幕使用群体的研究综述
2.2.1 弹幕视频和弹幕族概况
2.2.2 弹幕视频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问题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参与式观察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深度访谈法
3.2.4 文本分析法
4 弹幕互动仪式的过程研究
4.1 弹幕族群体特征
4.2 弹幕互动仪式组成要素分析
4.2.1 娱乐因素为主的初始情感刺激
4.2.2 “时空同步”的虚拟社区
4.2.3 仪式的关注焦点与情感连带
4.3 仪式核心:共同关注焦点的特征分析
4.3.1 拼贴改编中的多元文化碰撞
4.3.2 主流话语权压制下的仪式抵抗
4.3.3 传统文化和现实话语的降维关注
5 弹幕互动仪式的结果研究
5.1 弹幕互动仪式结果要素分析
5.1.1 变动中的弹幕族群体团结
5.1.2 社会关系符号的形成和再运用
5.1.3 累积分层的情感能量
5.2 社会性关系符号与情感能量的具象呈现
5.2.1 情绪载体:拜年祭弹幕类型分析
5.2.2 社会性关系符号生成与情感能量分析
5.3 互动仪式中的类群分层分析
5.3.1 互动仪式中的权力仪式与地位仪式
5.3.2 仪式分层内核:文化间的双向破壁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同步娱乐:趣缘结群的话语空间
6.1.2 仪式抵抗:碰撞融合的多元文化
6.1.3 双向破壁:资本分层的弹幕族群
6.2 研究贡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弹幕族互动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二:弹幕族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4024751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2.1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综述
2.1.1 芝加哥学派:确立亚文化研究思路
2.1.2 伯明翰学派:提出仪式抵抗的研究范式
2.1.3 后亚文化理论:媒介与消费者文化下的研究转向
2.2 关于弹幕视频及弹幕使用群体的研究综述
2.2.1 弹幕视频和弹幕族概况
2.2.2 弹幕视频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问题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参与式观察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深度访谈法
3.2.4 文本分析法
4 弹幕互动仪式的过程研究
4.1 弹幕族群体特征
4.2 弹幕互动仪式组成要素分析
4.2.1 娱乐因素为主的初始情感刺激
4.2.2 “时空同步”的虚拟社区
4.2.3 仪式的关注焦点与情感连带
4.3 仪式核心:共同关注焦点的特征分析
4.3.1 拼贴改编中的多元文化碰撞
4.3.2 主流话语权压制下的仪式抵抗
4.3.3 传统文化和现实话语的降维关注
5 弹幕互动仪式的结果研究
5.1 弹幕互动仪式结果要素分析
5.1.1 变动中的弹幕族群体团结
5.1.2 社会关系符号的形成和再运用
5.1.3 累积分层的情感能量
5.2 社会性关系符号与情感能量的具象呈现
5.2.1 情绪载体:拜年祭弹幕类型分析
5.2.2 社会性关系符号生成与情感能量分析
5.3 互动仪式中的类群分层分析
5.3.1 互动仪式中的权力仪式与地位仪式
5.3.2 仪式分层内核:文化间的双向破壁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同步娱乐:趣缘结群的话语空间
6.1.2 仪式抵抗:碰撞融合的多元文化
6.1.3 双向破壁:资本分层的弹幕族群
6.2 研究贡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弹幕族互动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二:弹幕族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4024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2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