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的受众:弹幕族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本文关键词:参与的受众:弹幕族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的社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众不只是单纯地观看视频,而是更多地参与到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YouTube等视频共享网站类网站飞速崛起,吸引了大批受众。日本的视频共享网站Niconico动画最早推出了弹幕形式,即可以在视频画面上滚动显示受众的即时评论,受到欢迎,引发关注。弹幕作为一种受众参与的新的媒介形式,为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带来了新变革,引发新思考。弹幕族指的是使用弹幕的受众群体,随着弹幕的发展,这一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参与内容创作和传播,呈现出发展新形态。首先,本文以弹幕族为研究对象,分析弹幕族使用弹幕的动机和满足情况,了解弹幕发展迅速的原因。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整理,了解弹幕发源地的专家学者关于弹幕的研究情况,梳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为我国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对弹幕族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基于弹幕发展历程对弹幕族进行群体细分,了解他们的群体特征,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一部分弹幕族进行交流,细化研究他们的使用动机和满足情况。最后,研究发现,弹幕的虚拟同步特点满足了弹幕族的社交需求,而N次创作与传播则充分发挥了弹幕族的主动性,体现了弹幕族的主体地位。文章还分析了弹幕的发展成果,包括线上线下的活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弹幕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受众参与 弹幕族 使用与满足 虚拟社区 虚拟同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对象11-12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5
- 第二章 理论阐释和弹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5-23
- 2.1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阐释15-16
- 2.2 国内外的弹幕研究现状16-20
- 2.3 弹幕的发展历程及普及情况20-23
- 第三章 弹幕族对于弹幕视频网站的使用与满足分析23-42
- 3.1 弹幕族的社会人口学特征23-27
- 3.2 弹幕族的群体细分27-30
- 3.3 弹幕族的媒介使用情况分析30-36
- 3.4 弹幕族的使用动机分析36-37
- 3.5 弹幕族的满足情况分析37-42
- 第四章 弹幕族“使用与满足”的新形态42-50
- 4.1 虚拟社区的和谐生态42-43
- 4.2 虚拟同步的社交体验43-44
- 4.3 N次创作与传播的主体性44-46
- 4.4 小众化语言表达体系的形成46-50
- 第五章 弹幕的发展趋势50-55
- 5.1 由小众化向大众化渗透50-52
- 5.2 弹幕族由二次元群体向三次元扩散52-53
- 5.3 弹幕视频网站的线上线下活动53-54
- 5.4 弹幕发展存在的弊端54-55
- 结语55-56
- 附录56-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5
- 附件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君;;进击的弹幕网站[J];赢未来;2014年04期
2 ;视频上飞驰的评论:那些有趣的弹幕网站[J];电脑迷;2013年09期
3 李礼;魏宝涛;;弹幕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4年08期
4 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J];新闻世界;2014年06期
5 熊师;喻一凡;谭云兰;夏洁武;唐卫东;;华丽弹幕游戏中子弹运动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谭云兰;王生保;喻一凡;周龙军;;弹幕类游戏中快速碰撞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应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黄黎佳;;弹幕视频网站能成气候吗?[J];创业邦;2014年06期
8 陈席元;;弹幕话语建构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研究——以哔哩哔哩网对Keyki事件反应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20期
9 谢梅;何炬;冯宇乐;;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J];新闻界;2014年02期
10 ;经典有趣的网站[J];电脑迷;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南焱;“弹幕”是个什么玩意儿[N];北京日报;2014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弹幕电影:另类观影酝酿新商业模式[N];北京商报;2014年
3 整理 田磊;“弹幕电影”:观影新体验还是娱乐新手段?[N];中国电影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汪景然;“弹幕”遇上大银幕[N];中国电影报;2014年
5 楚卿;“弹幕”电影,只剩“弹幕”不见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4年
6 孙仲;弹幕电影也疯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王峰 青松;弹幕电影:更像是有趣的游戏[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吴潇怡;“弹幕”挑战观影习惯[N];光明日报;2014年
9 柳森;从“弹幕”电影看破坏式创新[N];解放日报;2014年
10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梁辰 实习生 董雪;“弹幕”电影开启互动观影新模式[N];青岛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舟;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D];西南大学;2015年
2 马凯文;弹幕:视频互动的新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付阳春;B站弹幕语言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李慧;弹幕视频的传播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郑方圆;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媒介景观变迁[D];吉林大学;2016年
6 宗申;“弹幕”功能及互动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7 姚婕;传播学视角下的弹幕亚文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王玉;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认同”[D];安徽大学;2016年
9 宋昀潇;多向互动:中国弹幕网站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
10 徐凡甲;形式交流中的快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参与的受众:弹幕族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3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