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域下《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22:09
本文关键词:叙事学视域下《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新闻性事件也接踵而至,新闻媒体长时间被埋没在信息的洪流里,渴望在所属领域内甚至跨领域分得一杯羹。与此同时,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也于无形中加剧了新闻文体的变化。在媒体市场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大行其道,挤压着传统媒体的份额,速度和载体都不占丝毫优势的报纸只能通过变革文本叙事方式争取读者,应对浅阅读发起的攻击,以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特稿文体经历了几十载的积淀,虽一直游荡在新闻报道的边缘,但其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意义表达在纸媒遭遇危机的今天很快唤起了媒体和读者对它的记忆。借此契机,特稿试图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以一种属于特稿的“特”殊方式设置议题,引导价值观。《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作为国内特稿的奠基者,几乎每一篇报道都称得上记录时代的经典之作,在当前新媒体当道的大背景下,“冰点”更是扛起了振兴国内特稿的大旗,在实践的层面不断探究特稿写作的叙事技巧和意义建构。论文以经典和后经典的叙事学为视角,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2006-2015十年间“冰点”特稿文本在叙事方面的特色,探索其长久以来价值取向上的坚守与思想嬗变的轨迹,分析叙事方式的成因,最后反思当前“冰点”特稿叙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叙事方面问题的建议。论文共有五部分:绪论简单回顾中西方特稿的起源与发展,界定了研究对象,将对特稿研究的范围缩小到《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冰点”特稿版,并梳理了叙事学及特稿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冰点”特稿的叙事方式,其中包括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声音三种元素的特征总结,对叙事结构进行“表”“中”“深”三层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叙事的意义层面,根据对具体报道的分析总结出几种重点报道题材中设置的叙事框架。第二章:从微观的内部与宏观的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冰点”特稿叙事方式与话语意义的成因,简要概括特稿这种文体对“冰点”叙事产生的影响。第三章:基于前文对叙事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寻找“冰点”特稿叙事中的不足,从客观性、创造性和提高写作者的专业水平几方面对“冰点”以后的写作提出建议。第四章:把特稿叙事置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解读当前纸媒面临的重重危机,以及如何凭借特稿的内容优势逆袭,w馗逍醋鞯奈蠢础4有鹗吕砺鄣慕嵌忍教帧氨恪碧馗宓姆⒄,
本文编号:44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4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