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14:04

  本文关键词: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众传媒一直以来在对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念以及价值体系的过程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讲,大众媒体时代如约而至,在获取信息以及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大众媒体成为了主要的渠道,在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带了捷径,对大学生的政治行为以及思想认知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众媒体的快速崛起为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范围等教育改革创新,创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机会。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大众媒体恰恰如此,它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大学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例如,由大众媒体带来的信息污染现象,对大学生如何看待价值观和人生方向造成混乱;此外由网络所带来的虚拟的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造成了巨大影响,致使其对待直接接触交往的方式起到抵触情绪;此外,“过度娱乐化”现象严重偏离了社会主流思想,对我国倡导的精神文明发展的实质造成了冲击,导致当代大学生对自主思考以及创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鉴于大众传媒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问题的扩大化,该现象逐渐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如何有效地避免或降低该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此,“如何一方面充分地利用大众媒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又避免或降低其负面消极的影响”就成为人们以及广大学者所关注的课题。鉴于以上情况,本文致力于在这个媒体飞速崛起的时代,通过研究探讨分析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如何在利用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又避免或降低其负面消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寻求有效科学的提高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办法,在促进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避免或降低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有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道德标准,培养优秀且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众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两面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1
  • 绪论11-15
  • 第一章 大众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概述15-19
  • 1.1 大众媒体15-16
  • 1.1.1 大众媒体的含义15
  • 1.1.2 大众媒体的特性15-16
  •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6-18
  • 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16
  • 1.2.2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16-17
  • 1.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17-18
  • 1.3 大众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8-19
  • 1.3.1 大众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信息载体18
  • 1.3.2 大众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导向航标18-19
  • 第二章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19-24
  • 2.1 大众媒体强化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和价值的选择19-20
  • 2.1.1 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体来对其价值观进行正确定位19
  • 2.1.2 大众媒体为大学生提供正确价值观念的参考标准19
  • 2.1.3 大众媒体不断地强化大学生的价值选择19
  • 2.1.4 大众媒体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19-20
  • 2.2 大众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0
  • 2.2.1 大众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快捷多样的时事热点20
  • 2.2.2 大众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颖独特的教学素材20
  • 2.3 大众媒体延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20-21
  • 2.3.1 大众媒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20-21
  • 2.3.2 大众媒体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21
  • 2.4 大众媒体的发展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21-22
  • 2.4.1 大众媒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现代化21-22
  • 2.4.2 大众媒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化22
  • 2.5 大众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22-24
  • 2.5.1 大众媒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22
  • 2.5.2 大众媒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2-24
  • 第三章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24-29
  • 3.1 剧增的信息量和信息污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干扰24-25
  • 3.1.1 信息量过大使大学生无法正确筛选有用信息24
  • 3.1.2 垃圾与虚假信息让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出现障碍24
  • 3.1.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危害24-25
  • 3.2 大众媒体市场化中的不良倾向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25-26
  • 3.2.1 娱乐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健康25-26
  • 3.2.2 大众媒体商业化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26
  • 3.3 多元文化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26-27
  • 3.4 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能力27-29
  • 第四章 利用大众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29-42
  • 4.1 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监管,坚持大众传播的正确方向29-30
  • 4.1.1 完善大众传媒的现有体制29
  • 4.1.2 创设良好的传播条件和环境29-30
  • 4.1.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法制化管理30
  • 4.2 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30-33
  • 4.2.1 把握时代主题,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的政治水平30-31
  • 4.2.2 树立责任意识,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的道德水平31
  • 4.2.3 强化专业素养,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的文化水平31-32
  • 4.2.4 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的技术水平32-33
  • 4.3 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33-34
  • 4.3.1 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业务素质33
  • 4.3.2 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育人能力33-34
  • 4.3.3 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敬业精神34
  • 4.4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辨别力34-38
  • 4.4.1 培养具备媒介素养专业技能的教师35
  • 4.4.2 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35-36
  • 4.4.3 搭建“三位一体”媒介素养教育平台36-38
  • 4.5 积极利用大众传播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8-39
  • 4.5.1 加强利用传媒的“软件”建设的能力38
  • 4.5.2 利用大众传媒的“硬件”建设,设立专门的机构38-39
  • 4.5.3 从传播学角度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9
  • 4.6 提高“把关人”意识39-42
  • 4.6.1 大众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来源需把关40
  • 4.6.2 大众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需把关40
  • 4.6.3 大众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需把关40
  • 4.6.4 大众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懒汉”现象需把关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58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