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问责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7:12

  本文关键词:网络问责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呈现出几何数增长态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上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网络问责的兴起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的产物。网络问责是指公民通过网络行使参与权对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要求承担后果的一种政治参与手段。网络问责是行政问责制度在网络范畴内的延伸。我国行政问责制开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而网络问责则于2008年正式拉开序幕。2008年初,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在给网民的一封拜年信中提到“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我们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我们也欢迎大家‘拍砖’(提出批评)”,点燃了网民问政的热情;随后,全国各地政府纷纷效仿广东省邀请网民“拍砖,中国网民的网络问政热情日益高涨。随着公共事件的频发我国网民参与政治逐渐从“网络问政”发展为“网络问责”。我国网络问责兴起时间较短,运作机制、制度建设、实施规范等方面都还不完善。本文旨在分析网络问责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充分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出更具时代性、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在导论部分首先界定了网络问责的定义与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了网络问责的作用原理,其中包括网络问责的基础、网络问责的关键和网络问责的保障三部分;第三、四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网络问责的优势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分析其成因;第五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分从政府、媒体和网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网络问责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网络问责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有:配套制度缺失阻碍网络问责可持续发展、网络平台鱼龙混杂扰乱网络问责秩序、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改变网络问责性质等。基于此,本文从政府、媒体、网民三个层面出发系统的认识网络问责,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把握其作用原理、特点,扬长避短,探寻网络问责环境的完善途径,以协助网络问责走上常态化、制度化的轨道。
【关键词】:网络问责 困境 制度 路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导论11-17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一)研究背景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2-13
  • (一)国内研究综述12
  • (二)国外研究综述12-13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3-15
  • (一)网络问责的定义13
  • (二)网络问责的理论基础13-15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6
  • (一)研究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五、研究的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网络问责的作用原理分析17-22
  • 一、网络问责的要素17-18
  • (一)网络技术发展是物质基础17
  • (二)公民意识觉醒是诱因17-18
  • 二、网络问责的特点18-19
  • (一)虚拟性与现实性18
  • (二)平民性和异体性18-19
  • (三)互动性与高效性19
  • 三、网络问责的关键19-21
  • (一) 舆论是网络问责发展的主推手19-20
  • (二) 政府是网络问责发展的强支撑20-21
  • 四、网络问责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1-22
  • (一)网络问责的常态化21
  • (二)网络问责的制度化21-22
  • 第三章 网络问责的优势分析22-25
  • 一、有利于建设现代责任政府,转变传统观念22-23
  • 二、有利于问责主体多元化,克服传统问责制的弊端23
  • 三、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23-24
  • 四、有利于实现公民的知情权,,消除“信息壁垒”的制约24-25
  • 第四章 网络问责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25-31
  • 一、网络问责发展的困境25-27
  • (一)法律规范空白,问责制度缺失25-26
  • (二)虚假信息发布,网络推手操控26
  • (三)“群体极化”产生,“网络暴力”出现26-27
  • 二、网络问责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27-31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27
  • (二)网络公信力缺失27-28
  • (三)网络素养缺失28-29
  • (四)实例分析29-31
  • 第五章 网络问责发展的路径选择31-41
  •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31-35
  • (一)法律体系建设31-33
  • (二)配套制度建设33-35
  • 二、加强新旧媒体合作,规范舆论导向35-38
  • (一)发挥技术与人协同作用35-37
  • (二)发挥传统媒体优势37-38
  • 三、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公众网络责任意识38-41
  • (一)落实信息公开制度,肃清网络文化环境38-39
  • (二)提高网民信息素养,增强自律责任意识39-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6-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秋;胡媛;;网络编辑:我们在反思[J];法律与生活;2006年13期

2 冯文敏;;强化网络编辑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J];武警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卢洁;;网络把关的路径选择[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钟莉;;我国网络公信力危机分析及化解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5 陈剑;;网络编辑:在虚拟世界里描述真实[J];创业者;2005年08期

6 彭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李琰;;浅析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J];今传媒;2012年08期

8 陈华,严军;网络编辑的策划与编辑特点[J];理论学习;2005年06期

9 姜雄;;当今纸质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10 郭明飞;;网络舆论的消极难控现状及其引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巍;;网络媒体正受到严重侵蚀——以网络删帖人的负面作用为例[A];首届中国人物传播家大会暨第二届中国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戢斗勇;;网络编辑学的建立及学科构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3 张名章;;谈网络编辑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化[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谭云明;;试析我国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5 王十禾;;网络空间的聚集与散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戴乐;;在网络编辑条件下遇到的著作权问题[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7 孙荣欣;李书军;;网络传播中虚假信息的防范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丽萍邋孙光海;网络编辑:媒体新人力[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范丽萍邋孙光海;网络编辑,怎样才算优秀[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范丽庆;建设专业的网络编辑队伍[N];山西日报;2006年

4 范丽庆;网络编辑该有点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蒋进;我国网络编辑近300万人远超传统媒体[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郭栋;网络编辑的职业困惑与对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李蕾;上海将实施网络编辑持证上岗[N];解放日报;2008年

8 刘澜;上海市将率先实施网络编辑持证上岗[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高路;上海网络编辑将持证上岗[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邵丽蓉;网络编辑:门槛渐高薪酬分化[N];人才市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2 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二重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论网络爱国主义[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曦露;传统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王晔绯;网络问责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朱姿颖;论网络警察针对有偿删帖的行政管制[D];清华大学;2015年

5 曾小明;网络舆论及其导向管理[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李青兵;网络舆论的特点及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贺荣荣;网络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郑州大学;2007年

8 王新春;网络编辑的职能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西婷;政府对网络舆论的适度管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陈思洁;网络传播中的噪音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问责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69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