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Uber中国大陆发展路径的传播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共享经济背景下Uber中国大陆发展路径的传播学研究
【摘要】:共享经济时代,资源流动,按需交换。作为“独角兽”范式的Uber正以全球化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引起多方的注意,起步于2009年的Uber,现已成为世界各地最热门话题之一,其创始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同时成为了局部中心化传播的“意见领袖”。关于Uber的报道、文章、探秘层出不穷,卡拉尼克和他的Uber帝国正在以非凡的成功与不间断的麻烦、肆意的扩张与全球范围的抵制、传播范式的变革与监管不利的困惑、创意营销的风潮与阶级性保护的阻碍,成为值得研究的案例之一。2013年Uber正式进入中国,目前Uber在内地21个城市运营,卡拉尼克表示,Uber将会继续向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发展,扩张目标为100个城市。2015年10月8日,Uber成立了在美国以外的唯一一家独立公司,注册成立上海雾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上海自贸区。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大时代中的大变革进行综述,并对共享经济时代的现象进行分析。第二部则概述了Uber与Uber大陆发展路径。第三部分分别从如何改变信息的不对称性以“三方评议“模式形成“反沉默的螺旋”、去中心化的第三方平台“中心化”营造形成局部中心化意见领袖的口碑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议程设置”满足多方需求、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跨界融合整合资源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分析了Uber大陆发展路径中的闪光点。反之,第四部分则由框架理论角度下的新闻报道与世界传播格局变革与网络新秩序建立透视Uber大陆发展路径的问题与迷思。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小结部分,对于Uber所代表的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探路及Uber大陆发展的再思考。
【关键词】:大时代 Uber 中国大陆 发展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36;F571;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1. 研究背景8-9
- 1.1 国外现状8
- 1.2 国内现状8-9
- 2. 选题意义9-10
- 3. 文献综述10-13
- 3.1 共享经济下的相关商业模式发展路径研究11
- 3.2 Uber大陆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11-12
- 3.3 共享经济.Uber相关外文文献综述12-13
- 4. 研究方法13-15
- 4.1 内容分析法13
- 4.2 个案研究法13
- 4.3 比较分析法13-15
- 第一章 大时代 大变革15-20
- 1.1 时代变革下的共享经济现象16-17
- 1.2 共享经济带动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17-18
- 1.3 共享经济促使新闻传播事业创新18-20
- 1.3.1 用户产生内容及自雇型记者兴起18-19
- 1.3.2 自媒体社交平台构建与“芒种”计划19-20
- 第二章 本土化的舶来品:Uber大陆发展路径概述20-25
- 2.1 Uber全球化发展路径概述20-22
- 2.1.1 Uber的概念起源阐述20-21
- 2.1.2 Uber全球扩张及管理模式21-22
- 2.2 激烈竞争下的Uber大陆发展22-25
- 2.2.1 Uber中国的概念模式阐述22
- 2.2.2 Uber中国与同类竞品的多纬比较22-25
- 第三章 信息传播的革新者:Uber大陆发展路径亮点25-35
- 3.1 改变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模式革新25-28
- 3.1.1 信息不对称概述及表现形式25-26
- 3.1.2 Uber价值链接体系有效沟通信息阻碍双方26
- 3.1.3 三方评价体系下的双向传播及“反沉默螺旋”26-28
- 3.2 局部中心化意见领袖引发口碑传播28-31
- 3.2.1 “意见领袖”的理论概述28-29
- 3.2.2 变革时代的“去中心化”到“局部中心化”29
- 3.2.3 Uber大陆发展局部中心化意见领袖作用29-31
- 3.3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受众本位31-33
- 3.3.1 “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31-32
- 3.3.2 “使用与满足”在Uber大陆运营发展的体现32-33
- 3.4 整合营销传播下的跨界融合33-35
- 3.4.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概述33-34
- 3.4.2 接地气的Uber大陆营销跨界整合34-35
- 第四章 多方因素下的壁垒:Uber大陆发展路径困境35-40
- 4.1 由框架理论透视部分Uber大陆新闻报道35-36
- 4.2 由世界信息传播旧格局更迭看Uber大陆发展受阻36-40
- 4.2.1 网络空间新秩序及信息安全概述36-38
- 4.2.2 受困于信息战争的Uber38-40
- 第五章 始或终?共享经济背景下Uber现象的再思考40-42
- 5.1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探路40
- 5.2 Uber大陆发展的再思考40-42
- 参考文献42-46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46-47
- 致谢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行;《传播学论文选萃》三卷本出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04期
2 李苓;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中华传播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界;2001年05期
3 李静,蔡尚伟;略论网络对传播学研究态势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4 田建平;《传播学研究方法》简评[J];中国出版;2003年03期
5 王锡丽;传播学研究方法评介[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小琳;方礼华;;接受美学与传播学——关于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3年05期
7 ;《传播学研究集刊》征稿[J];新闻记者;2004年02期
8 孙宝传;统计传播学之猜想——试说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12期
9 王丽芳;叶艳芳;;浅析传播学的学术地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邱戈;;中国传播学研究三十年的困惑与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谈传播学在中国的三个阶段、三个流派及三个面向[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2 沙勤;;论编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3 陈怀林;;新媒体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传播学研究的[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4 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A];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光烈;;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些个人感悟[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7 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8 李琨;;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若干问题(摘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倪琳;;融合或竞争?:中国传播学研究范式走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威廉 F·伊迪;赵树旺;;美国传播学学科发展中教学、研究和专业关切之间的紧张关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传播学在中国的机遇与危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段京肃;传播学:出版助力学科繁荣[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欣莲;应用传播学面面观[N];财会信报;2005年
4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2年
5 康宁 李晓玲;给传播学插上翅膀[N];光明日报;2004年
6 张毓强;胡正荣:传播学研究实践第一[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胡正荣;传播学的中国图景[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N];中华新闻报;2002年
9 晓 叶;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新闻所 明安香 尹韵公;传播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2 范龙;媒介的直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灵灵;蒙古族美术媒介传播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戚开敏;共享经济背景下Uber中国大陆发展路径的传播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李虹;传播学语境下的儿童博客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乐;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郝晴晴;传播学视域下出版社新浪微博利用情况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6 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蓓蓓;传播学角度下的手机短信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冉书华;对农村宗教活动的传播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宫慧娟;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姜雪;身体民主与时尚霸权[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56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