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22:21

  本文关键词: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oLoMo 技术结构理论 报业转型 媒介生态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不断普及,在2015年12月底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6.2亿。用户获取新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数量已高达5.64亿,这反映了传统纸媒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发移动阅读应用抢夺纸媒用户,在此过程中SoLoMo理念,越来越受到行业认可。SoLoMo简单说来,即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它将移动设备、LBS技术和社交网络整合为一体。而西部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其报业转型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面对西部报业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SoLoMo的理念对于西部报业转型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本研究对报业转型的现状和SoLoMo的发展现状,分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梳理。随后引入巴利的技术结构化理论,借鉴了媒介生态理论,探讨了报业在转型过程中,媒介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技术进步、社会需求和用户体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每一次变化中用户都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文章接着就站在用户的角度,对西部报业转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报业转型在遭遇困境的同时,SoLoMo为报业转型也带来了机遇。根据上述分析,结合SoLoMo理念,研究者提出了报业转型要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用户层面多方发力。具体来说,在技术层面一上积极创新应用新技术,包括成立数据部门以建设内部数据库,丰富终端载体形式,还要利用新技术将新闻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在社会层面上要维系公信力、传播力和多平台为一体,这就要净化网络空问,打造社群文化,以及建立跨地域传媒集团,并且打造新媒体创意一体化资本平台;在用户层面上,要构建与维护用户的良好关系,不仅要将读者的理念转变为用户的理念,还要进行分众传播,在增强服务性和专业性的同时,进行交互式生产新闻。最后作者提出了西部报业转型的动态转型策略,认为报业转型的媒介生态的变革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体验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技术、用户与社会这三者不断互动维持媒介生态的平衡。本研究从受众角度对西部报业转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西部报业转型的研究进行深入了解,同时也为报业转型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
【关键词】:SoLoMo 技术结构理论 报业转型 媒介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0.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20
  • 1.2.1 关于报业转型的研究13-17
  • 1.2.1.1 国外报业转型的研究13-16
  • 1.2.1.2 国内报业转型的研究16-17
  • 1.2.2 SoLoMo的相关研究17-20
  • 1.2.2.1 国外相关研究17-19
  • 1.2.2.2 国内相关研究19-20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20-22
  • 1.3.1 研究方法20-21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21-22
  • 第二章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的访谈和问卷22-35
  • 2.1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建立22-25
  • 2.1.1 媒介生态理论和技术结构化理论22-24
  • 2.1.2 技术-用户-社会分析框架的提出24-25
  • 2.2 西部报业转型效果的深度访谈25-29
  • 2.2.1 数据资料的收集25-26
  • 2.2.2 数据资料的分析26-29
  • 2.2.2.1 创建项目并导入材料26
  • 2.2.2.2 对材料内容进行编码26-28
  • 2.2.2.3 分析节点28-29
  • 2.3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用户阅读情况问卷调查29-35
  • 2.3.1 问卷设计与实施调查29-30
  • 2.3.2 问卷统计与分析30-35
  • 2.3.2.1 人口统计学分析30-32
  • 2.3.2.2 社交化:分享成为常态32
  • 2.3.2.3 移动化:热衷使用移动终端32-33
  • 2.3.2.4 本地化:LBS使用变得普遍33-35
  • 第三章 西部报业转型现状和困境分析35-55
  • 3.1 西部报业转型的现状35-46
  • 3.1.1 西部报业转型现状35-36
  • 3.1.2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36-38
  • 3.1.2.1 媒介载体不断丰富36
  • 3.1.2.2 新闻生产方式革新36-38
  • 3.1.3 用户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变化38-43
  • 3.1.3.1 碎片化和浅阅读的特征38
  • 3.1.3.2 喜欢使用网络新媒体多于纸质报刊38-40
  • 3.1.3.3 本地信息多来自于社交媒体40
  • 3.1.3.4 获取信息、是首要目的40-42
  • 3.1.3.5 主动参与信息生产42
  • 3.1.3.6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活动42-43
  • 3.1.4 社会发展带来变化43-46
  • 3.1.4.1 媒体组织结构调整43-45
  • 3.1.4.2 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式传播45-46
  • 3.2 西部报业转型的困境46-55
  • 3.2.1 技术层面上转型困境46-47
  • 3.2.1.1 技术后备力量不足46
  • 3.2.1.2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待完善46-47
  • 3.2.2 用户体验层面转型困境47-52
  • 3.2.2.1 热点事件中难辩真相47-49
  • 3.2.2.2 本地服务性不强49
  • 3.2.2.3 标题党现象盛行49-51
  • 3.2.2.4 互动化程度不高51-52
  • 3.2.3 社会层面上转型困境52-55
  • 3.2.3.1 用户忠诚度不高52-53
  • 3.2.3.2 缺乏成熟的资金链53
  • 3.2.3.3 传媒业亟需“供给侧改革”53-55
  • 第四章 SoLoMo带来的西部报业转型机遇55-61
  • 4.1 So:社交网络蕴含巨大价值55-56
  • 4.1.1 活动提高用户参与度55
  • 4.1.2 社交大数据挖掘满足个性需求55-56
  • 4.1.3 社交媒体创造营销价值56
  • 4.2 Lo:本地化扩大服务性56-58
  • 4.2.1 本地化社区电商模式56-57
  • 4.2.2 超本地化广告定位服务57
  • 4.2.3 区域性社群聚合平台57-58
  • 4.3 Mo:移动传播带来价值链的深掘58-61
  • 4.3.1 移动终端融合58
  • 4.3.2 新闻内容整合58-61
  • 4.3.2.1 新型VR资讯平台58-59
  • 4.3.2.2 视频互动直播爆发增长59-61
  • 第五章 西部报业转型模型和策略分析61-71
  • 5.1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策略设计61-68
  • 5.1.1 技术层面:积极创新应用新技术61-63
  • 5.1.1.1 成立数据处理部门61-62
  • 5.1.1.2 丰富终端载体形式62-63
  • 5.1.1.3 可视化呈现63
  • 5.1.2 用户层而:构建与维护用户的良好关系63-66
  • 5.1.2.1 理念变革:从“读者”到“用户”63
  • 5.1.2.2 行动变革:大众到分众63-64
  • 5.1.2.3 增强服务性功能64
  • 5.1.2.4 交互式生产新闻64-66
  • 5.1.2.5 提供有深度价值的内容66
  • 5.1.3 社会层面:维系公信力、传播力、多终端为一体66-68
  • 5.1.3.1 积极打造网络净土66-67
  • 5.1.3.2 培育社群文化67
  • 5.1.3.3 跨地域传媒集团67-68
  • 5.1.3.4 打造新媒体、创意生产、优质企业一体的资本平台68
  • 5.2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动态发展模型68-71
  • 5.2.1 技术:媒介生态变革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69
  • 5.2.2 用户:用户体验不断改善69-70
  • 5.2.3 社会:互动维持媒介生态的平衡70-71
  • 第六章 结语71-74
  • 6.1 研究结论71
  • 6.2 研究局限71-72
  • 6.3 研究展望72-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A 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用户阅读情况的调查79-86
  • 附录B 西部报业转型现状访谈提纲86-87
  • 附录C 《重庆商报》经济部某负责人访谈提纲87-88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尚清 ,胡华龙;“非典”报道与媒介生态平衡——对“非典”报道的边际与信息均衡的分析[J];新闻与写作;2003年06期

2 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吴江文;;媒介生态对新闻成本的影响[J];新闻界;2007年06期

4 蒋晓丽;任雅仙;;论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唐黎;;从新闻造假事件频发看媒介生态的失衡[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莹;;媒体如何重构媒介生态平衡[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8 王心武;;媒介生态视域下的新闻公评人制度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6期

10 杨斌成;许珍花;;媒介生态建设与地区协同发展研究[J];传媒观察;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2 戴元初;;反公共地悲剧与传媒规制变革——新媒介生态下中国传媒发展困境的一种解释[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陆高峰;;媒介从业生态研究的源流、现状、构想与意义[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孟丽娟;林美宇;;我国“另类媒介”的媒介生态和内容研究——基于11种AIDS-同性恋社群内部刊物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5 史志高;吴涛;;关怀公众:构建媒介生态与消费之新向度[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运冬;媒介生态是一个文化新问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杜晓;完善法治推动媒介生态和谐发展[N];法制日报;2014年

3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洲;建筑师需要“生产”注意力[N];建筑时报;2009年

4 郭炜华;新媒体的传播及对媒介生态的改变[N];中华新闻报;2009年

5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马芸菲;那些活在“喜新厌旧”媒介生态里的APP们[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6 记者 蒋翠莲;“媒体格局变化与当前我国媒介生态”学术报告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10年

7 ;报业“短板”与“数字化”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叶同春 邓涛;和谐传媒生态观构建浅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彭德倩;媒介转型,更是一次难得机遇[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D];浙江大学;2006年

2 阳海洪;探索中国新闻史研究新范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董媛媛;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敬;媒介生态视域下的微博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韦勇娇;网络媒介生态中的反智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骏飞;泛传播环境下电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周音孜;微信的媒介生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温媛媛;媒介生态视域下微博客的媒介生态文明构建[D];山西大学;2014年

6 乔燕燕;全媒体视域下我国电视媒介生态问题及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雪芬;基于SoLoMo的西部报业转型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金雷磊;中国当代媒介生态理论研究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吉卫华;微博客的媒介生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金伟;关于播客的媒介生态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5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565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