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内在一致性

发布时间:2016-07-07 12:02

  本文关键词:“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内在一致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年

“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内在一致性

方历娇  

【摘要】: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工作的会议上指出,新闻单位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李长春等领导人也多次在许多场合强调“三贴近”的重要性,并把学习贯彻“三贴近”的领域扩大到了新闻宣传以外的文艺出版、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条路线。可见,“三贴近”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传播技术信息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世界潮流日益凸显,我们的媒体必须贴近经济实际,服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固自己的经济基础。地球村使得任何“与世隔绝”的信息都能“同步传递”,在世界新闻媒体的交流与竞争空前加剧的情况下,世界媒体与中国融为一体,我国媒体要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那就只有“三贴近”的一条路。只有“三贴近”,才不会失去“中国特色”,不会失去立足之基。人民媒体人民办,人民媒体为人民。人民是人民媒体的主角。只有媒体把人民当成自己的主角,贴近群众,才不会被主角抛弃。 第一部分主要对“三贴近”及新闻传播效果分别进行了概述。具体包含“三贴近”、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三贴近”的分类及特点;当前我国媒体“三贴近”的特点。 第二部分以《感动中国》为例,对“三贴近”带来的新闻传播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三贴近”带来积极的新闻传播效果。同时,对《超级女声》未能好好利用“三贴近”而产生了消极作用,也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上文的实例分析,得出“三贴近”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与对策。从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表象及内在因素着手分析,得出“三贴近”成功运用的原因以及与此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的反思,并从政府职能、媒体职能、社会功能三个角度来改进新闻传播效果,以求社会更加良性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1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刚;三贴近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闻采编;2004年04期

2 朱江波;;娱乐至死时代的媒体困局和自我救赎——反思“杨丽娟事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3 蒋荣耀;美国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对亲近性新闻的解读[J];国际新闻界;2001年01期

4 杨保军;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3年06期

5 杨保军;;简论新闻精神对新闻制度建设的作用[J];国际新闻界;2007年02期

6 朱柳敏;;“超女”潮起潮落到“快女”与常青树“美国偶像”对比背后的深层次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范蓉;;网络媒体的优势及其社会责任[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3期

8 李蕾;;别人是娱乐 我们不是——访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制片人[J];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08期

9 孙旭培,张爱莲;电视娱乐节目“平民造星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年09期

10 谭萍;“三贴近”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爱好者;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侯杰;王小艳;;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劳动力资源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4 叶广海;;从市场化角度看地方台青少节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申从芳;;如何规避社会新闻煽情和猎奇的弊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刘鹏;;话说新闻报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刘砚明;;论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葛瑞峰;;探析英语新闻词汇的时新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9 刘慧静;;论县级电视台对“两会”的报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红;;“媒介审判”的原因与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悦;;浅议后奥运时代北京的国际媒体形象塑造[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3 张文彦;邓天颖;;中西比较: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弱化与强化[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陈霖;;论新闻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刘鸿英;;媒介全球化中的文化传播:中国广告的理解与偏见[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李双龙;;主题:传播网络下的中国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孔庆华;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包东喜;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瑞超;转基因食品信息推广中的传播渠道可信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丰义哲;国内网球专业期刊对上海大师杯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春华;上海《东方体育日报》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赵现青;《体坛周报》NBA报道现状及报道特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马冬娟;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动画片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余祥鹏;党报品牌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保军;;姿态 结构 重心——关于新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年09期

2 李军晶;大众传播:异化的延伸与放大[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3 卓然;;浅析《美国偶像》成功因素[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J];文艺研究;2006年01期

5 喻国明;试论传播的“营销”[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德锋;;要注意传播效果的多义性[J];新闻传播;2002年11期

2 张建波;;论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效果[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郭兵兵;;关于提高城市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思考[J];今传媒;2010年08期

4 闫清景;;论全球新闻传播效果的思维制约[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12期

5 张敬潇;;新闻传播效果与细节采写[J];新闻传播;2009年10期

6 赵岭梅;受众认知心理现象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J];学术交流;2005年07期

7 陈东;杨子平;;避免新闻同质化的对策与实践[J];新闻实践;2005年12期

8 陈东;杨子平;;新闻同质化的危害及其防范[J];新闻战线;2006年01期

9 王秋;;浅谈名记者的新闻传播价值[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编辑;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庆;;落实“三贴近”要求 搞好科技新闻报道[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新闻摄影“三贴近”的新尝试[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朱江;;三贴近:改进电视科技新闻报道的钥匙[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哲;;报道环保科技做到“三贴近”[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慧萍;;“三贴近”与新闻工作者作风转变[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6 于莉;;地方党报的科技新闻报道如何实现“三贴近”[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庆东;;导向性·真实性·服务性——谈科技新闻的“三贴近”[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庆;;文化产业大背景下的选题策划——浅谈中小型出版社选题的“三贴近”[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翟战胜;;博物馆做好“三贴近”应从展览选题入手[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杰敏;;新闻摄影工作应遵循“三贴近”原则[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任仲平;[N];人民日报;2004年

3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 蒋昌忠;[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山西闻喜县电视台总编室 柴彦娥;[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章海霞;[N];人民日报;2003年

6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冯武鸣;[N];陕西日报;2005年

7 明四新;[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路芳 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N];驻马店日报;2009年

9 谢爱斌;[N];中华新闻报;2003年

10 张启甲;[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历娇;“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内在一致性[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王芳;报纸新闻细节描写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邹夜;南京日报改版特色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董强;从《民生大参考》看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D];郑州大学;2006年

5 马丽玫;个性化版面初探[D];广西大学;2003年

6 神伟;现代视听媒体语言艺术的亲和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志红;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D];河北大学;2010年

8 韩玉茜;范敬宜的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特色初探[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9 赵鑫;“科教兴鲁”战略举措引领下的山东科教电视创作与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俊平;互联网公关传播效果评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内在一致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6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