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

发布时间:2016-07-07 13:11

  本文关键词: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10年

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

杨仁忠  

【摘要】: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逐渐突显出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改变着传统的文化边界、拓展了文化空间,促进着文化的融合。然而,不同的文化观念本身引发了相异文化间的碰撞与交锋,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本质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传播的信息栅栏。新闻媒体在报道“他者”文化时,本身的文化身份与所传播信息的所属文化身份并不相同,这种不同很可能会造成文化间的冲突,新闻媒体常常会在应该遵循何种报道原则,新闻伦理规范应当如何协调冲突的疑问中徘徊。思索和分析这一问题也就成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文主要依据文化身份理论这一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少用的理论视角,运用文本分析、个案分析的方法,就若干相关案例进行逐一研究,考查新闻媒体在报道“他者”文化时所遭遇的新闻伦理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之所以选择文化身份为理论支撑,是因为其已较多地被运用在文学研究领域,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虽然在新闻伦理方面被应用得很少,却可以深入解析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的缘由,清晰了解文化冲突的产生过程。 本文第一章沿着文化身份中“他者”的产生过程,分析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当今全球化中跨文化传播作用下的“自我”与“他者”的产生。第二章详细叙述了“他者”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过程、跨文化新闻传播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文化无知、文化漠视、对信息本身的文化误读,以及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新闻伦理探讨。第三章以拉什迪与穆罕默德事件为例,探究宗教问题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第四章则针对跨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闻伦理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他者”文化身份的影响,并以《纽约时报》对华报道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总结部分对全文研究成果做出阐述和期望,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传播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内容的客观性,寻求普遍伦理与新闻职业伦理的“中庸”之点,以期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传播中相异文化间冲突的产生,达到新闻媒体有效传播信息、不同文化和谐交流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意义8
  • 第二节 文献综述8-12
  • 一、跨文化传播8-10
  • 二、新闻伦理10-12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贡献12-14
  • 一、有关角度与方法12
  • 二、有关研究价值与创新12-14
  • 第一章 作为文化身份的"他者"的产生14-28
  • 第一节 文化差异15-18
  • 一、文化多样性15-16
  • 二、文化普同16-17
  • 三、文化差异17-18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18-23
  • 一、"文化"与"传播"18-21
  • 二、跨文化传播21-23
  • 第三节 "他者"(THE OTHER)与文化身份(IDENTITY)23-28
  • 一、文化身份23-25
  • 二、"自我"与"他者"25-28
  • 第二章 "他者"对新闻传播的影响28-43
  • 第一节 跨文化新闻传播28-30
  • 一、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解释28-29
  •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过程29-30
  • 第二节 跨文化新闻传播中文化误读的产生原因30-36
  • 一、文化无知31-32
  • 二、文化漠视32-33
  • 三、对信息本身的文化误读33-36
  •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下的新闻伦理36-43
  • 一、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伦理36
  • 二、作为新闻职业的伦理36-37
  • 三、跨文化传播下的新闻伦理37-43
  • 第三章 宗教问题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43-55
  • 第一节 拉什迪与穆罕默德事件概述43-44
  • 一、拉什迪事件概述43-44
  • 二、穆罕默德漫画事件概述44
  • 第二节 两起事件中"他者"的出现44-51
  • 一、"他者"出现的原因44-46
  • 二、文化身份的"他者"46-47
  • 三、"他者"的影响47-51
  • 第三节 具体案例中的新闻伦理问题51-55
  • 一、冲突原因51
  • 二、西方传播伦理溯源51-52
  • 三、解决之道52-55
  • 第四章 跨国文化传播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55-66
  • 第一节 国家文化"他者"出现的原因55-57
  • 一、国家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55-56
  •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差异的历史原因和表现56-57
  • 第二节 文化身份的"他者"的产生57-59
  • 一、中国文化身份57-58
  • 二、美国文化身份58-59
  • 第三节 "他者"的影响59-66
  • 一、关键词分析59-60
  • 二、主题分析60-63
  • 三、信源分析63-66
  • 结语66-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74-77
  • 致谢77-7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安斌;;从“陌生人”到“世界公民”:跨文化传播学的演进和前景[J];对外大传播;2006年11期

    2 陈敏华;;文化误读与文化碰撞——再析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社会互动[J];国际观察;2009年04期

    3 罗雯;;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及话语层面[J];国际新闻界;2006年10期

    4 阮炜;拉什迪事件与“文明的冲突”[J];回族研究;2004年04期

    5 丁柏铨;;论新闻伦理对新闻活动的制约[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陈庆祝;;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的建构——兼谈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J];理论导刊;2008年11期

    7 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年05期

    8 生春鸿;从文化层面看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冲突[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年01期

    10 约翰·爱斯泼希托;伊斯兰与现代化[J];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文锋;媒体的道德箴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静;媒介偏见的社会文化根源与控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景芹;中美新闻采写的新闻伦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大元;跨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悠;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强昌文;;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韩家炳;;中国学者多元文化主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7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文利;;论国家伦理是警察伦理存在的正当性基础[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9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霞;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胡辉平;;传播偏见与媒介素养教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高榕;;试论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的维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5 毕竟,范旭;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J];传媒;2005年05期

    6 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年05期

    7 卜昭红,杨帆,王克;经济贸易中歧视现象的数学模型及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孙歌;实话如何实说?[J];读书;2000年03期

    9 石讯;;针对“西藏问题”上的偏见中国可以坚决地说“不”![J];对外大传播;2005年07期

    10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莉娜;性别与媒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2006年度《瑞丽服饰美容》杂志中女性的刻板化印象表现[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海燕;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贺潇潇;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国形象的媒介歧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逻辑[J];新闻爱好者;2010年16期

    3 董广安;;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及突破[J];新闻爱好者;2005年12期

    4 彭兰;网络与跨文化传播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0年06期

    5 段京肃;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2年01期

    6 徐笑红;德国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4期

    7 莫守忠;因特网传媒若干问题探论[J];求索;2000年03期

    8 肖文娟;;我国国际文化传播如何借鉴韩国经验[J];青年记者;2006年08期

    9 姜飞;黄廓;;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6期

    10 刘菲菲;王泳惠;;单一化与多样性:跨文化传播的双重语境[J];青年记者;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伟;;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贺心颖;;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问题及策略研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钟克勋;;论加强康巴地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4 高卫华;;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学科关系分析[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5 黄兆媛;;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史起点[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金玉柱;[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贾文山 美国加州Chapman University传播学系终身教授 仁可 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黄廓 姜飞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褚国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袁艳;[N];光明日报;2004年

    7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张小燕;[N];湖北日报;2004年

    9 郑一卉 北京语言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王文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花家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8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雯;中国文论在美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忠;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福建;金融危机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娜;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动画创作[D];暨南大学;2010年

    4 孙焕根;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5 白长燕;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的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6 李妍;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热透视[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蔡春影;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8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危红波;企业文化传播理现论及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顾东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媒体的生存空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6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