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议程设置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08:09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议程设置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一日千里的发展势头,网络不仅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更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拉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这其中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以往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现象逐渐开始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崭露头角,并由此引发了网络公众舆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讨论。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的相互对峙,也反映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愈演愈烈。在网络传播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社会学领域研究范畴的群体极化现象也逐步的涉入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地。我国学者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将网络群体极化置身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用议程设置的视角进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还实属罕见。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前人的研究资料,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与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结合分析。探析在网络传播背景下,在议程设置的作用下,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以期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双向影响,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议程设置 网络群体极化 舆论引导 议程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9-11
- (一)本研究的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7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5
- (二)国外研究现状15-17
- (三)总结17
- 三、研究的问题17
- 四、研究的方法17-18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18-19
- 第一章 议程设置理论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梳理19-30
- 第一节 议程设置假说研究的理论基础19-25
- 一、传统意义上的“单向性议程设置”20-22
- 二、网络社会中的“微型”议程设置22-25
- 第二节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的理论基础25-27
- 一、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的群体极化25-26
- 二、传播学视阈下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26-27
- 第三节 议程设置理论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27-29
- 一、议程设置理论对网络群体极化的负作用28
- 二、议程设置理论对网络群体极化的正作用28-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二章 议程设置激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30-43
- 第一节 议程设置激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加速形成31-36
- 一、议程设置提高网络群体极化的触发概率31-33
- 二、议程设置加快网络群体极化的爆发频率33-35
- 三、议程设置加快网络群体极化的信息传播速度35-36
- 第二节 议程设置引发网络群体极化产生双重社会效应36-41
- 一、议程设置增强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主体的自主性37-38
- 二、议程设置引发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社会正效应38-39
- 三、“微”议程导致群体成员自律缺失39-40
- 四、循环过程——从网络群体极化到议程设置40-41
- 本章小结41-43
- 第三章 媒体议程设置对网络群体极化的舆论引导43-57
- 第一节 媒介议程设置的舆论引导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以 12·31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43-50
-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舆论演变路径43-47
- 二、媒介议程设置对网络群体极化的舆论引导规律47-50
- 第二节 媒介议程互动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以2015年反腐类新闻报道为例50-56
- 一、重现频率对事件优先性的影响51-53
- 二、议程互动的结果:框架建构的影响53-56
-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议程设置视角下网络群体极化的应对策略57-63
- 第一节 规范议程设置方式和内容57-58
- 第二节 发挥议程设置效果论58-60
- 第三节 运用议程设置的社会作用60-61
- 本章小结61-63
-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
本文编号:671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7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