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消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
本文关键词:景观消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
【摘要】:近年来,真人秀愈演愈烈。即使广电总局一张“限娱令”也难以抵挡电视观众对真人秀的热情。真人秀借助于电视和网络等新兴媒介,风行于各大平台,成为电视节目中的典型代表,并在当今消费至上的消费社会,真人秀就节目呈现出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点。在市场消费逻辑和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真人秀节目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道媒介文化奇观。谁占据景观,谁就占据资本。景象成为了社会生活中决定性的力量。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媒介奇观,通过自身新颖的叙事技巧和绚丽的视听语言包装,融记录、纪实、游戏、娱乐等元素于一体,体现出高度综合的娱乐性,制造生产出满足受众欲望的影像,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反过来又决定着真人秀奇观的再生产。真人秀奇观不但对大众有着意识形态的规训作用,同时也对社会运行体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当下的真人秀景观消费的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整篇文章一共划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其中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对真人秀景观呈现的原因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解读以及对真人秀的定义、本质以及在我国本土发展历程的厘清。认为真人秀是大众媒介在消费主义语境之中营造的一个典型的消费主义文本,在景观影像堆聚的时代,真人秀呈现出奇观的现象,并且满足着观众的娱乐需求和消费需求。第三部分讲真人秀节目景观消费的表现形式,真人秀节目一种典型的媒介影像奇观的文本,它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文化潮流,通过其自身的强烈的戏剧、梦幻般的影像,给观众以视觉快感与自我超凡体验。真人秀奇观糅合了叙事、消费和文化等奇观元素,既满足了观众的收视欲望,同时也刺激了观众的消费心理。第四部分分析了真人秀景观消费的建构本质,电视真人秀景观消费的建构本质就是在于其强化了日常生活的“神话”色彩,搭建起大众“狂欢的广场”,在其营造“仿真”的拟像影像环境中,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之下,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过程,在此过程之中受众实现自我异化的“快感”。第五部分围绕着真人秀景观消费的价值追寻和景观消费体现出现代社会中的异化问题进行探讨,指出“真善美”应该是真人秀节目应有的追求,而不只是以获取消费利润为目的,同时真人秀景观消费也导致了当代人们的消费异化、审美异化以及自我异化这一症候,如果观众过于依赖真人秀营造的“仿真”世界,那么人们可能面临着被媒介营造的景观统治的危险。研究发现,当代媒介和消费主义共同创造了真人秀景观消费,观众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从而在真人秀的景观消费过程之中满足了自身欲望的需求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人们对真人秀的消费找到了自我精神安慰,获得了愉悦感和安全感,满足了内心的欲求,在这种满足了自身欲求的背后会驱使人们对景观影像的进一步消费和占有,操纵景观的资本家们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获取自身的资本,会进一步生产景观,从而达到生产—消费—满足—再生产的一种景观消费循环。然而,对真人秀景观的消费,是受到社会和媒介共同的控制,真人秀景观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拟像”与“仿真”,提供的是一种逃避现实日常生活的虚假的幸福。真人秀景观消费已成为人们一种主导性的生活模式之一,在令人目眩的真人秀景观之后,是人们对消费欲望和符号的追求。
【关键词】:真人秀 景观消费 媒介奇观 快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 选题意义10-12
- (二) 文献综述12-15
- 1. 关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12-13
- 2. 对于消费理论的研究13
- 3. 关于景观问题的研究13-14
- 4. 对电视真人秀节目从景观消费方面的研究14-15
- (三) 研究背景、思路15-16
- (四) 主要研究途径与方法16-18
- 1. 文献资料法16-17
- 2. 案例分析法17
- 3. 历史和逻辑的方法17-18
- 一、真人秀——消费语境中的一种景观呈现18-29
- (一) 媒介影像景观——商品拜物语境中的幽灵18-22
- 1. “物的丰盛”——消费社会的全面来临19-20
- 2. “影像堆聚”——景观消费的兴盛20-21
- 3. “景观崇拜”——媒介景观拜物教21-22
- (二) 真人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至当下的滥觞22-26
- 1. 真人秀节目的定义22-24
- 2. 真人秀在我国的发展24-26
- (三) 被“关注”的真人秀——景观消费拜物教中的典型文本26-29
- 二、媒介影像奇观——真人秀景观消费的呈现29-48
- (一) 叙事奇观29-36
- 1. 情感奇观——感性复归的虚拟镜像30-33
- 2. 故事奇观——戏如人生的仿真镜像33-36
- (二) 视觉消费奇观36-41
- 1. 身体奇观:最美的消费品37-39
- 2. 空间奇观:流动的视觉按摩39-41
- (三) 娱乐文化奇观——从娱乐至死到回归本真41-48
- 1. 快乐奇观——真人秀娱乐奇观的表征42-44
- 2. 梦想奇观——真人秀娱乐文化策略44-48
- 三、神话·狂欢·快感——真人秀景观消费的建构本质48-63
- (一) 现实的神话:真人秀奇观的场域建构49-53
- 1. 真人秀奇观的可操作性50
- 2. 真人秀奇观的可消费性50-52
- 3. 真人秀奇观的符号化52-53
- (二) 狂欢的世界:真人秀奇观的“广场”建构53-58
- 1. 全民参与的狂欢54-55
- 2. 打破传统的狂欢仪式55-56
- 3. 对话关系的平等性56-57
- 4. 对世俗与官方的颠覆性57-58
- (三) 被消费的快感:真人秀奇观的“心理镜像”建构58-63
- 1. 生产的快感:自我认同与个性展示59-61
- 2. 隐秘的欲望:窥视快感61-63
- 四、对真人秀景观消费的价值判断63-72
- (一) “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真人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63-67
- 1. “真”——真人秀的理性追求64-65
- 2. “善”——真人秀的感性把握65-66
- 3. “美”——真人秀的文化自觉66-67
- (二) 人的异化——真人秀景观消费的“潘多拉之盒”67-72
- 1. 消费异化:用商品取代艺术68-69
- 2. 审美异化:用快感置换美感69-70
- 3. 人的异化:从双向走向单向70-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1:2015年12月份卫视晚间排行榜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年02期
2 彭吉象;;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J];新闻与写作;2007年02期
3 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建构[J];新闻界;2007年03期
4 阚乃庆;;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趋势及启示[J];现代视听;2007年07期
5 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冲突[J];新闻界;2007年04期
6 周雪涛;杜晓琳;;真人秀节目面面观[J];青年记者;2007年15期
7 胡妍妍;;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独特个性和潜在活力[J];新闻战线;2007年10期
8 贺梦丹;;真人秀节目的民族化及创新探索[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7年10期
9 拉瑞·纳莫;;《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序言摘登[J];青年记者;2007年20期
10 周建军;陈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爱华;;从比较中看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黎薇;;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嬗变及批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晨宇;;职场类真人秀节目的数字媒体营销传播策略探讨——以《非你莫属》郭杰晕倒事件引发的微博热议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春阳;;媒体活动:多媒体时代的市场冲动、资源积聚与国际化尝试——以省级卫视真人秀节目为例的产业经济学阐释[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妍妍;试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运作和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雨檬 编译;印度两档真人秀节目受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郑蕊;14档真人秀节目抢滩四季度荧屏[N];北京商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波;市场尚未捂热 内容还需改造[N];中国电影报;2005年
5 冉儒学;国内真人秀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5年
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真人秀节目?[N];中国审计报;2006年
7 孙荣欣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是是非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林昊;英电视真人秀节目试图邀伤兵惹众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记者 毛莉 编译;美国真人秀节目染指艺术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陈忧子;综艺:真人秀节目的逆袭之年[N];工人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蓓娜;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及成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周晓珍;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施育华;国内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叶薇;探析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中对身体的规训[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张惠;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交友类真人秀节目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玲;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许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瓶颈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7年
8 涂曼;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解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沈彬彬;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10 卢祝萍;国内职场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5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7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