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与乡村人际交往—鹤庆县逢密白族村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8:23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与乡村人际交往—鹤庆县逢密白族村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人际交往 逢密白族村 媒介化社会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众媒介已经渗透到乡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报纸、广播到电视,每一种媒介的进入都给乡村社会带来巨大变化,无论在日常交往层面还是在社会结构层面。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家庭安装了宽带,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力量开始在乡村社会蔓延,本文以鹤庆白族村逢密作为研究个案,考察新媒体在进入乡村社区后与乡村人际交往产生了怎样的互动?继而探讨这些互动对乡村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文章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通过深入逢密村内部进行访谈来获取一手资料,再对一手资料进行分类梳理,得知在新媒体进入乡村社区后,乡村社区的人际交往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它使乡村居民的交往方式更加多元化,从传统的口耳相传过渡到了手机相连;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化,不受传统地缘和血缘的限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有的人因为熟练的运用网络进行网购或者拷贝,渐渐成了人际交往中“特别的人”。另一方面,新媒体变成了家庭关系的“第三者”,让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够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当所有人都投身于这场科技洪流的时候,不会使用新媒体的人就被边缘化了。新媒体进入乡村社区后,对乡村人际交往产生了微弱的影响:以地缘和亲缘为基础的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年轻群体里逐渐兴起了一种以新媒体作为基石的新型人际交往模式。基于这个现状,本文探讨了在乡村人际交往范围内,新媒体与个体的互动、新媒体与人际交往活动的互动,以及新媒体与乡村社区的互动。
【关键词】:新媒体 人际交往 逢密白族村 媒介化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C91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导论8-18
  • (一) 缘起8-9
  • (二) 研究回顾9-16
  • 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9-11
  • 2、国内相关研究概述11-16
  • (三) 对研究对象的说明16-17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二、走进逢密村18-26
  • (一) 逢密村的地理环境18-19
  • (二) 逢密村的社会文化环境19-21
  • (三) 逢密村的媒介环境21-26
  • 1、电视的使用情况21-23
  • 2、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23-24
  • 3、新媒体的使用情况24-26
  • 4、其他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26
  • 三、网络环境下逢密村的人际交往26-47
  • (一) 村民“触网”27-31
  • 1、村民初探新媒体27-30
  • 2、自觉远离新媒体的村民30-31
  • (二) 村民“用网”31-41
  • 1、村委会的无纸化办公31-33
  • 2、网上交易在乡村社区兴起33-36
  • 3、住在手机里的“对象”36-37
  • 4、“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37-39
  • 5、来自魔兽世界的好朋友39
  • 6、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39-41
  • (三) “用网”后乡村人际交往的变化41-47
  • 1、从口耳相传到手机相连42-43
  • 2、由“近”及“远”的沟通43-44
  • 3、从“一心一意”到“三心二意”44-45
  • 4、“守旧派”和“革新派”的较量45-46
  • 5、熟人社会的“人情味”交往并没有消失46-47
  • 四、新媒体与乡村社区的互动47-55
  • (一) 新媒体与乡村个体的互动47-49
  • (二) 新媒体与乡村人际交往的互动49-52
  • (三) 新媒体与乡村社区的互动52-55
  • 五、结语55-56
  • 附录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茂恒;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钟艳;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苏宝芳;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双季;优化人际交往 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5 李萍;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郑锐华;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陆春庚;职校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及疏导[J];职教通讯;2003年10期

8 贾慧苏;中专生人际交往新特点之探析[J];职业技术;2005年04期

9 代媛媛;;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马磊;;浅析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颖;;人际交往心理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刘燕华;陈晓;;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人际交往困扰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冒名芳;徐保卫;;人际交往中的修辞得体性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4 赵纪萍;;建国60年人际交往中的价值观认同研究[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5 晨玮;;在语文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高立新;;外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雷建华;;与人为善和构建和谐社会[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陆晔;;人际交往作为新闻信息源:基于全国受众调查的讨论[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9 刘肖岑;桑标;张雷;张文新;;大学生自利/自谦偏向的表现及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冯缦;;长其善 救其失 助人自助——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荣;人际交往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N];云南日报;2004年

2 周光荣;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N];云南日报;2004年

3 傅学煜;真诚道歉有利人际交往[N];健康时报;2007年

4 李云萍;专家讲授心态与人际交往[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夏学銮;人际交往需要哪些阳光心理[N];北京日报;2013年

6 一飞;现代人怎样进行人际交往[N];中国人事报;2000年

7 肖祥云;人际交往中的加减效应[N];健康报;2005年

8 肖春飞;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三)[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宇庭;人际交往切忌“过度投资”[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10 王 晖;人际交往很重要 沟通需要讲技巧[N];河南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荆岵;研究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探析及对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2年

2 徐鑫;青少年手机(短信)使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3 媛红;小组工作在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认知中的实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李彦霏;微信人际交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解婧;高中生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焱;微信中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朱艳;基于微信平台结构的人际交往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蒋婷焰;当前中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施莹;异国求学路上的跨文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徐静;大学生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9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79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