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6 06:19

  本文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哈萨克斯坦 中国形象 主流电视媒体


【摘要】: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往来日益密切。全球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政治上的相互理解,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上的日益丰富,同时也为各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与前提。一个国家,只有在国际社会形成良好的国家形象,才能够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亚洲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日益崛起,哈萨克斯坦寻求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欲望也愈来愈强。既然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塑造其他国家形象的能力,而中国又是哈萨克斯坦目前最不可忽视的国家之一,那么哈萨克斯坦的主流媒体自然就成了塑造中国形象,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阵地。主流电视媒体是否能够客观、准确、公正地塑造中国形象,对改善中国在哈萨克斯坦人民心中的印象、进一步稳固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意义重大。为此,学界对“外国媒体构建的中国形象”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就具有了充分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背景与意义,就是要对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中的涉华报道以及由此呈现出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问题的由来。主要分析媒体与国家形象概念以及关系、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现状及特点、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电视媒体现状以及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样本分析的切入点等。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与国家、政府和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语言传播,追求报道轰动效应,看重收视率。第二章主要基于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着重分析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Khabar》、《Kazakh TV》、《24.kz》的中国报道内容。第一节主要选择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之一《Kazakh TV》,着重研究它的新闻报道频率、新闻类型分析、新闻题材分析、信息来源分析、涉华报道的表达态度分析等。第二节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例,对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重要事件报道进行了个案分析。本人同样总结出了这些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涉及的一系列报道方法与报道技巧。最后以中哈两国高层领导互访报道的分析为例,主要探讨中哈两国高层领导互访报道。第四章主要分析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涉华报道框架与中国形象。本文主要探讨了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与中国形象之间的关系。本人首先界定了国家形象的定义,并对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报道的不同领域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本文所涉及的哈萨克斯坦媒体中国的综合中国形象进行了总结。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传播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哈萨克斯坦自身的制度因素、前苏联影响因素以及美国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 中国形象 主流电视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9.36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相关文献综述13-16
  • 1.3 理论与方法的探讨16-20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背景20-32
  • 2.1 媒体与国家形象20-21
  • 2.2 哈萨克斯坦电视媒体的结构和特点21-24
  • 2.2.1 哈萨克斯坦电视媒体的概况21-22
  • 2.2.2 哈萨克斯坦电视媒体的特点22-24
  • 2.3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电视媒体24-29
  • 2.3.1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自我认同24-28
  • 2.3.2 独立后中哈关系建构28-29
  • 2.4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KHABAR》、《KAZAKH TV》、《24.KZ》:样本分析的切入点29-32
  • 3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32-70
  • 3.1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涉华报道整体分析32-36
  • 3.2 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重要事件报道分析36-53
  • 3.2.1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36-53
  • 3.3 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及哈中两国重要事件报道的分析53-65
  • 3.3.1 中哈两国高层领导互访报道的分析53-65
  • 3.4 哈萨克斯坦人观看中国报道的调查分析65-67
  • 3.5 本章总结67-70
  • 4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涉华报道框架与中国形象70-82
  • 4.1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中的中国形象70-75
  • 4.1.1 媒介框架下国家形象的定义70-71
  • 4.1.2 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中不同领域的中国国家形象71-74
  • 4.1.3 中国国家形象的综合形象——迅速崛起的国家形象74-75
  • 4.2 影响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中国报道以及中国形象构建的因素分析75-80
  • 4.3 关于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的建议80-82
  • 5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86
  • 附录A86-102
  • 附录B102-108
  • 学位论文数据集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鹏;高层次的理性[J];新闻周刊;2001年16期

2 孙亚菲;中美恢复军事交流[J];新闻周刊;2002年17期

3 刘一斌;;“文革”期间中国和印尼断交始末[J];湖北档案;2006年Z1期

4 王素霞;;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录[J];档案天地;2006年02期

5 张年林;;历时七年打碎中美坚冰[J];新闻天地;2009年01期

6 李鹏;;死亡特工的遥远审判[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0期

7 李汉风;有挫折,但不会破裂[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2期

8 赵杰;;定调中美未来十年关系[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05期

9 徐方清;孙冉;陈言;;日本“购岛”双簧现形[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34期

10 李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J];中国档案;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冬芳;楚志高;;中国与朝韩两国关系史新视角[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梅;;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的基本理念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刘少东;;破解中日互信中的制约因素[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5 王维远;王江鹏;;日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关于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几点认识[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6 储峰;;20世纪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金珍镐;;从朝核问题来分析的韩中关系[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8 梁敏和;;中国-印尼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耿克民;;近年来中国南非关系发展述评[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车玉明;李鹏会见俄罗斯客人[N];人民日报;2000年

2 记者 孙东民;李鹏与拉脱维亚议长斯特劳梅会谈[N];人民日报;2000年

3 王昭;刚乌总统会晤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N];人民日报;2007年

4 ;巩固和发展中越两党两国关系 为两国人民造福[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毛莉;中美学者平等对话推动两国关系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熊争艳;刘延东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N];人民日报;2013年

7 记者 缪毅容;愿为促进两党两国关系作贡献[N];解放日报;2013年

8 记者 张焕;澳拒就监听印尼总统道歉 印尼宣布两国关系“降级”[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陈小方;澳警员硬闯印尼高官房间 两国关系面临严峻考验[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陈小方邋邹强 程礼;中澳两国关系前景广阔[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ALAP MEREY;哈萨克斯坦主流电视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赛提喷(saithiphon);老挝与中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谢宝明;试析以色列对华军售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4 杨丽平;21世纪初印日关系的升温及其对亚太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Ekremah Zakri(艾克马);[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胡特赐;21世纪初期中沙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7 李良玉;冷战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6年

8 刘红良;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新进展及前景解析[D];四川大学;2006年

9 金梅;老中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郭瑞晓;新时期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0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740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