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已在新闻业务领域及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但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视新闻,这一独特领域中的应用、应用的现实、限制等等,几乎没有专门的研究。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分析数据新闻、可视化技术与电视新闻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关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以可视化技术为依托,数据新闻和电视新闻中的数据可视化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理论阐述,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给电视新闻类报道带来的突破和可能。电视媒体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挥,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制作出《数字十年》、《数说命运共同体》、《据说春运》、《两会大数据》等优秀的新闻作品。电视新闻可视化,即电视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反映新闻事件的整体的、抽象的一面的信息转化为图形,从而增强电视表现力和表现效果的一种行为及其结果。但在电视新闻中如何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怎样才能使数据可视化技术对电视新闻进行专业化的解读?又如何在视频中合理呈现?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电视行业的主流媒体,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央视推出了许多可视化的新闻报道,在电视新闻可视化方面起着领军人的作用。本文以央视新闻为例,以央视新闻节目中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案例为样本进行分析,了解央视新闻栏目运作可视化新闻的整体流程,指出其编辑处理情况,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进而找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空间。本文对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介绍电视新闻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动因和意义,并整理电视新闻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阶段;除了思辨探析,本文还就央视新闻节目中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案例解读样本,分解央视新闻栏目运作可视化新闻的整体流程,指出其编辑处理情况,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情况等等,进而找出当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空间。结合当前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探索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认为,电视新闻的可视化,提升了电视新闻的精确水平、丰富了其叙事手段、强化了其客观性和公信力,同时扩宽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思路。对于电视新闻数据可视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库、丰富视听元素、建立可靠的技术转化机制、培养新型跨学科团队、增强版权意识和互联网思维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 电视新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0.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第二章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电视新闻中应用的发展过程16-24
- 2.1 数据可视化技术与电视新闻16-21
- 2.1.1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对于电视新闻的意义16-17
- 2.1.2 电视新闻的可视化及相关概念辨析17-19
- 2.1.3 电视新闻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阶段19-21
- 2.2 电视新闻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动因21-24
- 2.2.1 电视新闻的市场空间受到新媒体挤压21-22
- 2.2.2 追逐潮流与迎合受众22
- 2.2.3 提高了电视新闻表现抽象信息的能力22-24
- 第三章 电视新闻可视化的过程及其困扰24-36
- 3.1 电视新闻将“大数据”变成图形的过程24-28
- 3.1.1 选取适合数据表达的题材24-25
- 3.1.2 专业渠道获取海量数据25
- 3.1.3 全面谨慎地处理数据25-26
- 3.1.4 将数字图形化、图表化和图像化26-27
- 3.1.5 运用视频技术,将逻辑关系可视化27
- 3.1.6 插入音乐和解说词27-28
- 3.2 电视新闻可视化的符号运用28-31
- 3.2.1 文字系统28
- 3.2.2 新闻图片系统28-30
- 3.2.3 数字动画技术系统30-31
- 3.3 电视新闻可视化后的作品特征及其问题31-34
- 3.3.1 描述整体:是真实性的保证?31-32
- 3.3.2 抽象信息的图形化:生动是目标?32-33
- 3.3.3 多维化的呈现:“数据哥”的伦理困境33
- 3.3.4 注重用户体验:过度关注的诱惑?33-34
- 3.4 电视新闻可视化的数据来源及困扰34-36
- 3.4.1 数据来源:采集的数据与挖掘的数据34-35
- 3.4.2 记者能够使用自行挖掘的数据吗?35-36
- 第四章 电视新闻可视化给电视业带来了什么?36-41
- 4.1 电视新闻形态和呈现方式出现了新变化36-37
- 4.1.1 提升了电视新闻的精确水平36
- 4.1.2 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叙事手段36-37
- 4.1.3 强化了客观性与公信力37
- 4.2 电视新闻制作思路被拓宽37-39
- 4.2.1 传递数据更揭示数据背后的意义37-38
- 4.2.2 强化了用户互动,增加了参与感38
- 4.2.3 加强了与社会化媒体的合作38-39
- 4.3 一个用电视新闻表现宏观信息、抽象信息的时代就要到来了39-41
- 第五章 对我国电视新闻可视化的展望及建议41-47
- 5.1 对我国电视新闻可视化发展的展望41-44
- 5.1.1 延伸平台:向全媒体发展41-42
- 5.1.2 利用高科技:结合VR技术创新内容42-43
- 5.1.3 常态化:电视新闻可视化将成为一种主流的报道形式43-44
- 5.2 对我国电视新闻可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44-47
- 5.2.1 建立多样化的数据资源库44
- 5.2.2 丰富数据图表之外的视听元素44-45
- 5.2.3 建立反应灵敏的数据可视化技术转化机制45-46
- 5.2.4 建设新型编辑部:新闻编辑+媒体工程师46
- 5.2.5 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和版权意识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冬;电视新闻中的服务性报道[J];电视研究;2000年08期
2 杜万华;电视新闻编排种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3期
3 赵叶,杨明,丁建国;打破常规 多维发展地方电视新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4期
4 王泰安,张务纯;加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8期
5 金智善,向红太;谈电视新闻中画面和报道词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11期
6 侯鹏;对电视新闻国际化传播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S2期
7 卞文阳;电视新闻应重视短消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S2期
8 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个问题[J];新闻大学;2000年03期
9 辛文山;从《现在播报》看电视新闻的贴近性[J];新闻战线;2000年03期
10 龙小洵;浅论电视新闻的“包装”[J];中国电视;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拜合江;;浅论电视新闻的经营资源[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人的本质选择:真实再真实[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胡智锋;;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潘虹燕;;无心插的那枝柳(摘要)——试论萌芽时期的中国电视批评[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黄雅X;黄匡宇;;视频监视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提供原始保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夏万丽;;做好教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考[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李米东;刘莹;;浅谈电视新闻情感细节的艺术处理[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9 岳淼;;数字化对电视新闻制播方式的影响[A];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C];2010年
10 黄雅X;黄匡宇;;电视新闻声画叙述双系统构建的观念革命[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定电视台 张兰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电视新闻宣传[N];保定日报;2009年
2 宋卉 汝南县广电局;论电视新闻的编排艺术[N];驻马店日报;2009年
3 记者 顾威;聋人希望“看”懂电视新闻[N];工人日报;2010年
4 大同广播电视台 王鹏;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美学规律[N];山西科技报;2011年
5 六盘水电视台 王继方;浅谈电视新闻的求真务实[N];六盘水日报;2012年
6 记者 段小锋;2012年全省电视新闻工作年会在眉召开[N];眉山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晋雅芬;电视新闻如何发出“中国好声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8 太原广播电视台 卫锦晶;浅谈电视新闻的微变化[N];山西青年报;2013年
9 记者 黄良龙;2013江西电视新闻年会在饶召开[N];上饶日报;2013年
10 孙晨曦 作者单位:大同电视台;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编导”意识[N];大同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俊;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陈梁;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复旦大学;2010年
3 蔡海龙;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 侯海涛;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王昊;意义的解码[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思;广东地区普通话电视新闻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杨秀双;电视新闻的叙述话语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庞华玮;电视新闻形式的美学价值[D];暨南大学;2002年
4 全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历史演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曙;电视新闻的审美特征与真实原则[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丽婷;提高阶段俄语电视新闻课堂教学方法[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丁;电视新闻评论员能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8 刘颖;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的理性思考[D];湘潭大学;2013年
9 张博;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网络化进程[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Zuleica Eveline de Sousa Xavier Semedo;佛得角Jornal da Noite栏目电视新闻每日戏剧化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8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78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