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事件中受众理性参与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23:28

  本文关键词:网络事件中受众理性参与的原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事件 受众参与 原因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受众在网络事件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与以往相比,我们通过分析网络平台上受众参与的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受众在参与网络事件的过程中理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不再人云亦云,开始具有互联网思维。这进一步净化了网络环境,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关键词】网络事件 受众参与 原因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一、网络事件受众参与的理性特征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媒体事件”(Media Event)的概念,是指依托开放互动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重点参与传播,从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而“网络事件”多指发端于网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姣;刘泽照;;微博时代政府对网络事件的应急回应[J];新闻知识;2011年09期

2 魏四海;张立恒;苏树增;;新形势下无法回避的“必答题”——关于网络事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3年02期

3 润俏;;改变世界的10大网络事件[J];黄金时代;2008年05期

4 关平;利用WinSock 2 API函数在工作线程中判定网络事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0年09期

5 ;网络的过犹不及——有感于近期的两个网络事件[J];信息系统工程;2008年05期

6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以“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年04期

7 赵万里;王菲;;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言靖;;网络事件舆论形成模式及媒体特异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J];青年记者;2010年05期

10 楼宁;辛忠;刘飞;;以“绿坝事件”为例分析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J];今传媒;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淑贞;;网络事件中的阶层冲突[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傲;;网络事件的形成与刻板印象——以天涯社区“六大家族”网络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魏武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并没下降”[N];华夏时报;2013年

2 贺少成;从新闻大反转看新媒体的“都在抢”[N];工人日报;2014年

3 文化学者 常江;人肉搜索与网络民粹主义[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杨维兵;回应质疑与处理责任人同样重要[N];人民日报;2012年

5 花磊;让微博世界更健康地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董立龙 葛西劝;祸从“网”降[N];河北日报;2009年

7 早报记者 邹娟 龙毅 史寅f;校方:严肃处理“熊姐”事件[N];东方早报;2009年

8 王晓雁;赏金猎人讲述人肉搜索生涯[N];法制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蒋廷玉;不能让中医瑰宝在我们手上失落[N];新华日报;2006年

10 肇庆市委维稳办维稳督导专员 刘晓旭;创新虚拟社会管理 提高网络事件应对能力[N];西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涉政网络事件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萍;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内隐乐观偏差及其可变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郭少芳;网络事件的议题建构与效果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芳;场域理论视野中的网络事件价值冲突与引导[D];湘潭大学;2015年

5 胡梦,

本文编号:810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10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