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3:32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管理 网络舆情 危机 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人类的生活从现实中跨越到网络中。网络成为公众反映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是反映社会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社会舆论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传播资讯的同时,也催生出网络舆情。而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迅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管”部门经过了十多年的演变,也日渐成熟了起来。城管部门之所以成为舆论中心,正是因为这个部门要面对的正是基层商贩群体,而这个群体又具有一种社会代表性,很容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由于操作不当,将原本的问题扩大化,这就是网络舆情危机的来源。若对网络上的激烈议论视而不见,只会变本加厉,进而质疑政府的服务态度,不利于政府的管理,削弱城管部门的公信力,恶化执法环境,增加了执法难度。作为国家优秀的文明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试点,广州市地处经济发展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加上受香港澳门的自由风气所感染,公众的话语权意识较强,追求新闻的自由和讲究事实的真相。对于突发的事件,通过“两微一端”自媒体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传播,网络监管不严,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形势严峻。因此,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广州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和措施,引导网络舆情理性有序发展,有效合理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作为研究基调,通过运用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广州市城管部门网络舆情的种类和特点。以“广州小贩围打城管喊城管打人”为例,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和规律,重点总结了广州城管部门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肯定了其做得较好的处置方式,但对其做得不足的地方要着重处理。然后总结现阶段广州市城管部门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官方应对缓慢、官方信息发布不规范、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联动等问题。最后,从进一步增强思想意识、逐步完善应急机制、丰富舆情出现后的应对手段、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运用法律手段、重建行业形象等方面提出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建议和措施,可以为广州市城管部门科学妥善应对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管理 网络舆情 危机 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第1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4-25
  • 1.1 舆情及网络舆情的理论基础14-16
  •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16-18
  • 1.3 关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概述18
  • 1.4 文献综述18-25
  • 第2章 广州市城管部门网络舆情的现状和特点25-34
  • 2.1 广州市网络舆情的发展基础25-26
  • 2.2 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26-28
  • 2.3 案例分析—以“广州小贩围打城管并喊城管打人”为例28-33
  • 2.4 广州城管部门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33-34
  • 第3章 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4-40
  • 3.1 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34-37
  •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7-40
  • 第4章 广州市城管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40-46
  • 4.1 进一步增强思想意识40-41
  • 4.2 逐步完善应急机制41-42
  • 4.3 丰富舆情出现后的应对手段42-43
  • 4.4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43
  • 4.5 加强运用法律手段43-44
  • 4.6 重建行业形象44-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2
  • 作者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2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胡江春;;网络舆情(2007年11月16日—12月15日)[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4 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年01期

5 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年04期

6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李俊逢;;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9 李静;;论政府善治视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10 王琳;汪海燕;吴武忠;张建升;张敬博;孟澍菲;;如何做好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工作[J];人民检察;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t熀,

本文编号:833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33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