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日新闻伦理规范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中日新闻伦理规范比较研究
【摘要】:新闻伦理规范是新闻媒体自律的重要依据,也是新闻工作者进行自我约束的标准,是新闻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新闻伦理规范,可以了解一定时期内的新闻道德水平,也可以及时发现规范的不足,提高新闻自律水平。我国和日本的新闻事业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国新闻事业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产生,且经历了长期动荡与波折。日本早期新闻伦理观念在萌芽阶段就遭到了战争的摧残,直到二战后才正式形成体系。而中国也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新闻伦理规范直到新闻业市场化后才出现。进入新世纪,日本对原有的新闻伦理规范进行修正,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而中国面对新局面、新问题,不断制定新的新闻伦理规范来完善我国的新闻自律体系。如今日本成为新闻自律比较完善的国家,我国的新闻伦理规范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日新闻伦理规范由三部分组成,即品德的准则,责任的原则以及职责的规则,新闻工作者在这些规则和准则的指导下进行新闻工作。新闻伦理规范中的原则和规则有些是在新闻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有些则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因此中日新闻伦理规范文本内容的同与不同,是新闻事业发展一般性与社会价值观念差异性的体现。新闻伦理规范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与本国新闻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新闻伦理规范要有效执行需要采取配套的执行措施。中国和日本的新闻伦理规范在执行的过程都受到行业组织、行政力量以及媒体执行三个方面的影响。与日本新闻行业自律相比,我国在执行机制上还存在着监督力度不强、管理混乱、媒体执行不到位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新闻伦理规范的内容和执行机制,笔者结合我国新闻实践以及日本新闻伦理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新闻伦理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方面在文本内容上我国新闻伦理规范要减弱党政话语,增强新闻专业性,加强对人权的尊重。另一方面文本结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指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本文旨在通过中日新闻伦理规范的对比,加深对日本新闻伦理规范和新闻事业的了解,也为我国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伦理规范 中日新闻事业 新闻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9
- 一、研究目的12-13
- 二、文献综述13-17
- 三、研究方法17-18
- 四、本文创新点18-19
- 第一章 中日新闻伦理规范发展历史回顾19-30
- 第一节 日本新闻伦理规范的源流探析19-24
- 一、新闻伦理观念萌芽19-20
- 二、美国接管揠苗助长20-21
- 三、人权意识逐步提升21-23
- 四、新世纪的修正与完善23-24
-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伦理规范的发展轨迹24-30
- 一、新闻伦理思想早期发展24-26
- 二、新闻伦理规范初步形成26
- 三、党的新闻伦理道德建设26-28
- 四、新世纪以来规范的进步28-30
- 第二章 中日新闻伦理规范文本内容的异同30-43
- 第一节 品德的准则比较30-35
- 一、忠于党和人民与忠于职守和公众30-32
- 二、实事求是与诚实准则32-33
- 三、廉洁无私与尊重公共利益33-34
- 四、团结友爱与公平竞争34-35
- 第二节 责任的原则比较35-40
- 一、社会责任与言论自由35-37
- 二、真实公正与准确公平37-38
- 三、遵守法律与尊重人权38-39
- 四、坚持舆论导向与不偏不党39-40
- 第三节 职责的规则比较40-43
- 一、报道规则大同小异40-41
- 二、编辑权责归属不同41-43
- 第三章 中日新闻伦理规范执行机制的差异43-53
- 第一节 新闻行业自律机构权责43-48
- 一、行业自律机构内部特点43-46
- 二、行业自律机构工作内容46-48
- 第二节 行政力量对新闻伦理规范的影响48-51
- 一、行政介入手段差异48-50
- 二、行政介入效果对比50-51
- 第三节 媒体内部执行情况51-53
- 一、日本媒体内部规范与媒介自律51
- 二、中国新闻媒体内部执行情况51-53
- 第四章 对我国新闻伦理规范建设的建议53-60
- 第一节 规范内容的完善53-56
- 一、规范文本体现专业化53-55
- 二、适当加强人权尊重的内容55-56
- 第二节 执行机制的完善56-60
- 一、建立新闻评议委员会56
- 二、加强媒体内部监督机制56-57
- 三、加强职业伦理道德教育57-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平;邓丽琴;;论中国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1902年《中国日报》拟订的“各报馆公共章程”[J];今传媒;2015年08期
2 邱戈;;忠诚于公正:当代媒体报道的伦理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加藤隆则;;日本媒体界职业伦理观察[J];中国记者;2013年12期
4 周俊;毛湛文;;规范的失范:基于历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年10期
5 童兵;;蓝图 规范 责任——从新闻传播视角解读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J];新闻记者;2012年09期
6 王文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报纸舆论传播状况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李世举;;新闻媒体如何实现行业自律[J];传媒观察;2011年02期
8 杨保军;;新闻道德规范内容的结构分析[J];当代传播;2010年03期
9 陈力丹;蒲媛;;重塑报格的前提:编辑部与经营部分离[J];青年记者;2010年10期
10 童兵;;伟大的目标 神圣的使命——从新闻传播视角解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J];新闻记者;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平;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晓锋;新闻职业精神论[D];复旦大学;2008年
3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月溪;中美新闻伦理规范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农倩华;中外新闻行业组织自律规范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亚娟;百国新闻伦理规约英文文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元龙;中国新闻行业组织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川霞;政府机构对大众传播媒体的监管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宋海霞;缺失的职业规范[D];广西大学;2007年
7 赵冬梅;中美新闻媒介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8 瞿丽侠;中美新闻道德建设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4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4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