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南方周末》文化副刊的转型及传播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13 21:05

  本文关键词:《南方周末》文化副刊的转型及传播路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环境 文化副刊 南方周末 转型与传播


【摘要】:《南方周末》作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其文化副刊一直承载着留住读者的任务与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南方周末》文化副刊通过报网融合出现了网络版,并在"两微一端"成为主流的今天,也出现"南周知道"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微博账号的社交化推送副刊内容的举措,这种尝试为《南方周末》文化副刊拓宽了传播渠道,读者范围更为广泛,虽然该报文化版副刊的转型仍存在不足,但它却是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转型的成功典范。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办公室;湖南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文化副刊 南方周末 转型与传播
【分类号】:G213
【正文快照】: 我国报纸副刊经历过副刊初创的萌芽,到五四时期的副刊高潮,再到建国后短暂的繁荣发展,如今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发展,各地纷纷出现不同类型的副刊。其中如《文汇报》“笔会”副刊、《南京日报》“雨花石”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 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文;;南方周末新闻部透视[J];青年记者;2000年03期

2 蔺久龄;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南方周末》建党80周年专题报道“南方的纪念”[J];报刊之友;2001年04期

3 ;南方周末──改革,只有改革才是唯一出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年01期

4 戈应;《南方周末》郑重认错精神值得提倡[J];报刊之友;2002年06期

5 雷大鹏;坚持《南方周末》的风格[J];软件工程师;2002年09期

6 ■凌凌;;《南方周末》魅力探源[J];广告大观;2002年02期

7 华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J];咬文嚼字;2002年01期

8 赖海晏;;沧海横流起波澜——关于《南方周末》的回忆之二[J];粤海风;2003年05期

9 刘晓璐;;从形象广告看《南方周末》的品牌营销[J];中国报业;2003年08期

10 戈应;《南方周末》郑重认错精神值得提倡[J];新闻爱好者;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前良;林雯;;转型时期的大众媒体与环保传播:以《南方周末》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2 李小勤;;中国传媒对“他者”的再现:《南方周末》的农民(工)报道之内容分析,,1984-2002年[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新新闻”文体与文化再现:新闻报道在转型中国的启蒙作用——以《南方周末》特稿为个案(大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4 席芹可;郭志菊;;《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5 余丰;;论当代厦门文化中的恬淡情愫[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4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N];南方周末;2004年

2 本报记者 姚佳威邋史哲;和平崛起,中国要更充分地利用联合国[N];南方周末;2007年

3 苏永通;“代表参加会议,该说的一定要说”[N];南方周末;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哲 实习生 薛田;我们尊重中国,也希望中国同样尊重法国[N];南方周末;2008年

5 本报记者 程绮瑾;先上映 再抗议[N];南方周末;2008年

6 笑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N];南方周末;2008年

7 郭力;台湾出了个共产党[N];南方周末;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一旦启动,你永远不知道它将如何结束”[N];南方周末;2009年

9 本报记者 丁补之 实习生 谢小红;谢辰生:这是拿国耻炒作[N];南方周末;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向熹 张哲;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N];南方周末;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百宁;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南方周末》二十年改版初探[D];暨南大学;2003年

2 孟庆楠;2001-2010转型期《南方周末》创新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nrnr;《南方周末》媒体价值观的变迁探析[D];辽宁大学;2012年

4 杨蓉;《南方周末》传播内容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5 张湾;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D];安徽大学;2013年

6 解斐;2002-2011年《南方周末》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灿;《南方周末·自由谈》的批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安琪;《南方周末》评论版(2012-2014年)的编辑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陈亚君;《南方周末》食品安全报道框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刘品初;《南方周末》就业报道研究(2003~2014)[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5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45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