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修饰因子CARM1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表观修饰 多能性维持 CARM1 Nanog MicroRNAs 出处:《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人胚胎干细胞(hESC)是从人类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CM)分离出来的高度未分化的多能性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并经诱导可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因此,人胚胎干细胞可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而用于医学、生物学、药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认为与维持hESC分化潜能相关的转录因子是Oct4、Nanog和Sox2,对这组转录因子上游调控信号通路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IGF、FGF受体以及TGFβ通路的研究,表观遗传调控通路的研究鲜有报道。2007年Nature杂志报道,有研究者通过向早期鼠胚(2~4细胞期)卵裂球显微注射共刺激因子相关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后,卵裂球内染色体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升高,同时使卵裂球核内Nanog的水平显著升高,最终导致卵裂球向ICM分化。 组蛋白修饰在hESC自我更新和分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已被证明与hESC多能性维持以及体细胞的重编有关,而对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相应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CARM1作为一种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其催化的位点包括组蛋白H3N端的l7、26位以及C端的128、129、131、134位精氨酸(H3R17,26,,128,129,131,134),对转录有直接调节作用的位点分别是H3R17和26。最近人们还找到了CARM1的特异性抑制剂,这为CARM1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MicroRNAs(miRNAs)是一段包含18~22bp长度的RNA分子,在体内也可以接受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和转录因子变化的调控,通过碱基互补与靶mRNA部分或者完全结合,诱导靶mRNA的切割或者翻译抑制,调控基因的表达。已有研究者筛选出了在ESCs中特异性表达的miRNAs,最近的研究还发现上百条miRNAs在hESC分化前后出现了显著的表达差异。 本实验发现共刺激因子相关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不仅能影响早期鼠胚细胞中Nanog的表达水平,还能影响hESC中Nanog的表达。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我们预测了靶向CARM1的12条miRNAs,并最终证明MicroRNA181家族能直接靶向CARM1,调控其在hESC中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CARM1在维持hESC多能性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揭示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microRNA转录后调控协调参与到hESC的多能性调控网络中的方式和机制,为hESC多能性调控找到一条全新的表观修饰通路。第一部分:CARM1对早期鼠胚细胞和hESC多能性的影响 方法:(1)CARM1mRNA的合成以及重组质粒pcDNA3.1-flag--CARM1的构建:通过PCR获得CARM1全长模板,使用mRNA体外合成试剂盒合成CARM1mRNA。将CARM1全长片段连接入pcDNA3.1-flag-载体中,获得pcDNA3.1-flag--CARM1真核表达载体。(2)早期鼠胚中CARM1过表达模型和hESC中CARM1过表达模型、knock-down模型的建立以及分析:通过显微注射系统将CARM1mRNA注射入二细胞期鼠胚的其中一个细胞。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flag--CARM1质粒转染入hESC中。设计CARM1特异性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入hESC中,构建CARM1的knock-down模型。分别通过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PCR法、Westernblot法等检测各模型中Nanog等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利用Realtime-PCR法检测CARM1的knock-down模型中三胚层分化Marker的表达情况,利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比较CARM1knock-down组与对照组之间hESC的形态差异。(3)CARM1对hESC诱导分化后的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撤除培养基中的bFGF诱导hESC分化,利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比较CARM1过表达组与对照组之间hESC的形态差异,结果:(1) CARM1mRNA长度在2000nt以上,与预计长度相同。pcDNA3.1-flag--CARM1重组质粒测序鉴定,与CARM1序列完全匹配。(2) CARM1mRNA注射入早期二细胞期鼠胚其中一个细胞,发育至四细胞期后的注射组细胞Nanog水平上调。hESC中过表达CARM1后,Nanog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Knock-down CARM1后,Nanog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调,三胚层分化Marker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CARM1knock-down组与对照组比较克隆形成数减少,形态减小,AP染色阳性克隆显著减少。(3)CARM1过表达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hESC克隆的形态与数量。结论:(1)CARM1mRNA的合成以及重组质粒pcDNA3.1-flag--CARM1的构建成功。(2)CARM1能上调早期鼠胚细胞以及hESC中Nanog的表达水平。(3) CARM1能维持hESC的多能性,抵抗分化。第二部分:CARM1维持hESC多能性机制的研究 方法:在hESC的CARM1过表达模型和knock-down模型中,利用ChIP技术分别分析Nanog、Oct4、Sox2分子启动子区CARM1以及H3R17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CARM1过表达模型中Nanog、Oct4、Sox2分子启动子区有CARM1和H3R17甲基化的富集。CARM1knock-down模型中上述转录因子启动子区CARM1和H3R17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 CARM1能通过催化Nanog、Oct4、Sox2等转录因子启动子区H3R17的甲基化修饰,激活转录,上调Nanog的水平,从而维持hESC的多能性。第三部分:miR-181通过靶向CARM1影响hESC多能性 方法:(1) hESC诱导分化过程中CARM1的表达水平以及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水平差异的研究:通过撤除培养基中的bFGF诱导hESC分化,利用Realtime-PCR检测hESC促分化后CARM1转录水平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hESC促分化后CARM1翻译水平的变化以及组蛋白H3R17甲基化水平的变化(2) hESC中靶向CARM1的miRNAs的确定:通过Targetscan网站,预测12条直接靶向CARM13端非翻译区(3’UTR)的miRNAs,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上述12条miRNAs在hESC促分化后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在hESC促分化后高表达的miRNAs作为候选miRNAs。然后在HEK293细胞中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确定候选miRNAs是否能靶向CARM1的3’UTR。(3)miR-181对hESC多能性影响的研究:筛选出miR-181家族miR-181a/b/c/d后,选取miR-181c,合成miR-181c的mimics,利用脂质体转染入hESC中,检测CARM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Nanog、Oct4、Sox2等转录因子以及三胚层分化Marker的表达情况,利用AP染色比较miR-181c过表达组与对照组之间hESC的形态差异。(4)外源性CARM1恢复miR-181造成的多能性丧失的研究:将miR-181cmimics和无3’UTR的CARM1表达载体pcDNA3.1-flag--CARM1共转染入hESC中,检测Nanog、Oct4、Sox2等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利用AP染色比较共转染组与miR-181c过表达组之间hESC的形态差异。结果:(1) hESC促分化后,CARM1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显著下调,H3R17甲基化水平亦显著下调。(2) miR-181家族miR-181a/b/c/d的表达在hESC促分化后均显著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提示miR-181家族的四条miRNAs均能靶向CARM1的3’UTR(3)miR-181c过表达后,hESC中CARM1显著下调,Nanog、Oct4、Sox2表达均下调,三胚层分化Marker的表达显著上调。miR-181c过表达组与对照组比较,hESC克隆形成数减少,形态减小,AP染色阳性克隆显著减少。(4)miR-181c和CARM1表达载体的共转染组Nanog、Oct4、Sox2表达较miR-181c过表达组显著上调,三胚层分化Marker下调,AP染色阳性克隆数增加。结论:(1) hESC促分化过程中CARM1下调,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下调,影响hESC多能性的维持。(2) miR-181能直接靶向CARM1,是CARM1的上游调控分子。(3)miR-181c能通过下调CARM1的表达,影响或部分影响hESC多能性的维持,促进hESC分化。(4)CARM1能在一定程度内恢复hESC多能性。 小结 本研究验证了早期鼠胚细胞中CARM1能上调Nanog的表达水平,提出并证实了在hESC中CARM1能通过催化Nanog、Oct4、Sox2启动子区组蛋白H3R17的甲基化修饰,上调Nanog的表达,从而维持hESC的多能性。本研究成功筛选并验证了在hESC中能调控CARM1的上游信号分子miR-181。尽管MicroRNAs参与干细胞多能性调控的通路屡见不鲜,但是microRNA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特别是与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修饰协同参与表观遗传学调控的通路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提出并证实了miR-181通过靶向CARM1,影响Nanog表达水平,并最终影响hESC多能性的通路,为hESC多能性的维持找到了新的有效的手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甲培;宋文强;肖爱武;罗艺;孙燕;;用于“治疗性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办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邓磊玉;林戈;卢光t;;人胚胎干细胞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和控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3 杜勇;严缘昌;李逸平;;精原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1年08期
4 李丽娜;;控制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和决定早期细胞命运的信号通路[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5期
5 胡嘉波;麻全慧;胡三强;周中卫;王晓慧;钱晖;许文荣;;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3期
6 檀英霞;季守平;宫锋;;通用型红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03期
7 马海滨;侯玲玲;王晓宇;关伟军;马月辉;;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8期
8 ;科研新闻[J];生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9 林江;纪润璧;钱军;;转录因子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李珍珍;成德;高yN;王华岩;;共表达外源OCT4/SOX2可激活人胚肾细胞中内源NANOG的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应积;FenhuaLuo;Aileen Lu;John W.McDanold;;间隙连接蛋白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韦东;;人胚胎干细胞相关发明可专利性研究[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3 李艺;张祖娟;崔恒;;人胚胎干细胞作为肿瘤疫苗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向东;;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前景[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赵惠萍;王绮如;程腊梅;谭孟群;;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析[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武艳群;张才乔;;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刘超;刘丽华;陈晓蓉;方圣云;;人胚胎干细胞无滋养层细胞培养方法与应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庄淑珍;董武子;窦忠英;;Nanog—维持ES细胞多能性的关键因子[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魏蕊;刘国强;杨进;侯文芳;高美娟;陈贵安;洪天配;;人胚胎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表达的动态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华进联;刘雨潇;董武子;窦忠英;;人类羊水源类ES细胞多能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毅 朱江;我国科学家发现决定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决定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10年
3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N];健康报;2004年
4 记者左朝胜;人胚胎干细胞建系报道多有出入[N];科技日报;2002年
5 张荔子;禁止克隆人和买卖人类胚胎[N];健康报;2004年
6 记者胡德荣;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猪“万能”干细胞[N];健康报;2009年
7 刘霞;美首次获得濒危物种的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1年
8 冯卫东;无需插入基因也可实现人体细胞重组[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冯卫东;向左分裂向右分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翟晓梅;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争论[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宦晴;人胚胎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向内皮分化过程中ID-1基因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欧阳琦;解决人胚胎干细胞免疫排斥的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吴蓉蓉;人胚胎干细胞建系,鉴定及分化为多能性间充质样前体细胞[D];浙江大学;2009年
4 王芳;多囊卵巢综合征源性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分化为脂肪细胞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苟思义;新基因HESRG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在人类颅内肿瘤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相运;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吕长荣;诱导成年牛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生成内皮祖细胞及内皮细胞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谢仲秋;转录因子Foxm1维持干细胞多能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方贞付;人胚胎干细胞和兔胚胎干细胞的建系与鉴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震宇;组蛋白修饰因子CARM1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董立平;两种信息可视化工具在学科知识领域应用的比较研究——人胚胎干细胞文献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韦东;人胚胎干细胞相关发明可专利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李栋;人胚胎干细胞相关发明的可专利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魏晋;人胚胎干细胞向心室和心房肌细胞分化和富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亚西(Ammar-E-Yasir);[D];中南大学;2012年
7 罗建;双酚A对人胚胎干细胞拟胚体发育的影响:初步的基因组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8 徐兰;人胚胎干细胞全机械法建系及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马丽娟;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的组成及其作用伴侣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海波;过表达野生型及帕金森病相关突变型α-synuclein对人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9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50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