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IL-27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0 07:40
【摘要】:目的:观察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 IL-27)单独作用或与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联合作用的情况下,对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分化、成熟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采集正常健康人外周血15~20ml,用Ficoll-hypaque(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基础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 GM-CSF)和IL-4体外培养5d,得到未成熟的DC。在第5d时加入刺激因子,并根据加入刺激因子的不同分为四个实验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不加入任何刺激因子)、阳性对照组(TNF-α:20ng/ml)、IL-27组(IL-27:20ng/ml)、TNF-α+IL-27组(即双细胞因子组,TNF-α:10ng/ml+IL-27:10ng/ml)。 2.利用倒置显微镜,分别观察培养至第1d、3d、5d和7d各组未成熟及成熟DC的形态。 3.通过磁珠分选的方法分离各组DC。 4.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a、CD83和CD80、CD86以及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水平。 5.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7mRNA的表达情况。 6.用MTS的方法检测各组DC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7.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水平。 8.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DC信号通路蛋白MAPKp38、P-STAT1和P-STAT3的含量。 结果: 1.光镜下,在培养至第5天时,各组细胞形态均一,呈集落状生长,体积较小且胞体较圆。培养至第7天时,IL-27组和TNF-α+IL-27组DC呈现典型的成熟形态学特征,胞体较大,细胞伸出伪足,表现出明显的毛刺样结构,与阳性对照TNF-α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而Negative组细胞胞体较小,表面毛刺状突起较少,无典型DC形态。 2.流式细胞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体外诱导培养第7d时,Negative组、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a和CD83双阳性率分别为23.29±4.49%、42.76±3.50%、35.75±4.10%和52.49±2.65%,CD80和CD86双阳性率分别为22.66±3.20%、45.56±2.47%、39.06±1.61%和54.10±0.46%。其中IL-27组与TNF-α组相比CD1a和CD83、CD80和CD86的双阳性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27组的双阳性率显著高于TNF-α组和IL-27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gative组、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表面粘附分子ICAM-1的阳性率分别为为21.84±0.64%、27.66±1.03%、28.47±0.94%、35.11±1.32%,其中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的阳性率均高于Negative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三组之间ICAM-1的阳性率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RT-PCR结果显示,Negative组、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09±0.18、4.14±0.08、3.98±0.09、4.75±0.11,其中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CCR7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gative组,统计学分析发现各组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DC表面CCR5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3±0.03、0.86±0.02、0.99±0.03、0.61±0.02,其中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CCR5mRNA的水平低于Negative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IL-27组CCR5mRNA的表达水平与TNF-α组和IL-27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7组与TNF-α组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 4. MTS结果显示,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可明显刺激T细胞增殖。随DC与T细胞比例增加(1:100、1:50及1:10),刺激T细胞的能力增强。在DC与T细胞的不同比例下,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的刺激作用显著高于Negative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C与T淋巴细胞的比例在1:100和1:50时,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的吸光度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DC与T细胞比例在1:10时,TNF-α+IL-27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TNF-α组和IL-27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7组与TNF-α组吸光度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ELISA结果显示,Negative组、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水平分别为37.24±2.34pg/ml、45.83±1.09pg/ml、44.78±0.78pg/ml、49.82±0.76pg/ml,其中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培养上清中IL-12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Negative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7组与TNF-α组、TNF-α+IL-27组的分泌水平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27组与TNF-α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在各组的分泌水平分别为666.67±42.28pg/ml、831.90±69.88pg/ml、863.96±37.99pg/ml、1009.09±13.90pg/ml,其中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DC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Negative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7组与TNF-α组比较分泌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NF-α+IL-27组DC IFN-γ的分泌水平较TNF-α组和IL-27组相比则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Western-blot结果显示,TNF-α组、IL-27组和TNF-α+IL-27组信号通路蛋白MAPKp38、P-STAT1、P-STAT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趋势以TNF-α+IL-27组更为明显。 结论: 1.单独使用IL-27或与TNF-α协同作用,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成熟。 2.经过IL-27诱导分化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而且在培养上清中,分泌大量的IL-12和IFN-γ,这说明IL-27可以增强DC的生物学功能。 3.细胞因子IL-27可以直接或者协同TNF-α诱导DC成熟,其机制可能通过活化MAPKp38、P-STAT1、P-STAT3等信号通路。 4.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减少细胞毒性,增强细胞功能,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而且符合临床用药的配伍原则,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云;姬云丽;杨美荣;聂影;桂金秋;刘亚威;李福娟;;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刘爱平;杨瑜;张晓燕;;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3 陈新年;孔评石;夏惠;;间日疟原虫可溶性抗原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黄红艳;王营;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张娟;;姜黄素诱导的免疫耐受性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5 王琦;曾学军;;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6 许惠惠;阮嫣峗;颜卫华;林爱芬;;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1年08期

7 杨文博;赵X;;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5期

8 符雪莲;;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9 陈环球;姚宇锋;赖娅娜;郑苏文;;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自体DC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年14期

10 姜晓峰;郭大伟;崔哲铭;朱磊;孙文郁;林琳;唐裕福;王学范;梁健;;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夏强;刘卫彬;陈振光;张莹;黄如训;;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2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3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刘伯宁;乔布斯的错误与斯坦曼的自我试验[N];南方周末;2011年

5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沈湫莎;这一次,诺奖会不会颁给逝者[N];文汇报;2011年

7 张献怀;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9 杨淑娟;美研究出新型丙型肝炎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慢性HBV感染使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平;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调控及其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朱伟国;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玉丙;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及MAGE-3 DNA瘤苗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鸣宇;黑色素瘤基因(MAGE-1)相关肽负载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孟冬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3 梁军利;IFN-β1a对多发性硬化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黄祺琦;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治疗小鼠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初晓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恶性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6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8 才志刚;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肺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吴军;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及CEA-重组痘苗病毒转染DC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4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4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