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检测方法,结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检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各个时期(移植预处理前,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及造血重建后)的ADAMTS13活性进行观察。探讨ADAMTS13和VWF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各个时期的变化及相互作用,评估ADAMTS13和VWF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1)建立FRETS-VWF73荧光底物检测法,对18例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进行检测,并将其与残余胶原结合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正常对照为18例健康献血员,性别年龄与TTP组匹配。 (2)移植病例:取自2010年09月至2011年09月间我院行HSCT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共113例(男66例,女47例),中位年龄32(4~57)岁。按疾病诊断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4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16例,急性杂合细胞性白血病(AHL)4例,淋巴瘤13例,其他17例。按移植类型分:自体移植16例、异基因移植97例(同胞全相合移植48例、无关供体全相合移植30例、单倍体移植10例,脐血干细胞移植9例)。按造血干细胞来源分: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62例,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31例,外周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11例,脐血移植9例。预处理根据移植类型分别采取改良BUCY, TBI+CY, BEAM等方案。 (3)移植病人标本采集及检测:采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各个时期(移植预处理前,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及造血重建后)枸橼酸钠抗凝血浆,建立并采用FRETS-VWF73荧光试验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ELISA法检测VWF抗原量。 (4)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平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性,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AS9.3。 结果:(1)经FRETS-VWF73检测,18例临床诊断为TTP的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均10%,平均ADAMTS13活性为(4.2±1.3)%,正常对照组平均ADAMTS13活性(77.0±4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残余胶原结合试验结果(ADAMTS13活性均5%)基本相符。 (2)1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各时期(移植预处理前,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及造血重建后)的ADAMTS13活性平均值分别为(45.1±30.6)%、(38.3±26.3)%、(43.5±29.5)%、(55.4±38.0)%,均较正常对照减低(P0.05),预处理结束后ADAMTS13活性均值较预处理前减低(F=13.08,P=0.0004)。活性减低在预处理前30%以内的有31例(27.4%),减低范围在30-60%的27例(23.9%),60%以上的患者有9例(8.0%)。与各个时期相对应,测得VWF抗原平均值分别为(64.7±63.9)%、(114.7±103.0)%、(204.8±190.5)%、(207.8±189.1)%,与ADAMTS13活性相反,除预处理后外,各时期VWF抗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移植预处理结束后VWF抗原含量较预处理前增高(F=16.45,P0.0001)。 (2)113例患者中,8例患者后期发生了包括VOD、TMA、肺栓塞等在内的血栓并发症,ADAMTS13活性在预处理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77.6±71.1)%、(41.6±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7,P=0.0432),相应的VWF抗原量为(762.3±751.8)%、(1088.1±981.6)%。3例患者在移植预处理结束后ADAMTS13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的60%,占血栓组37.5%,该比例较非血栓组(9.0%)有差异(X2=10.2458,P=0.001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造血干细胞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超过预处理前60%,后期发生血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9.903倍(P=0.0065,OR=9.903,95%CI:1.899~51.644)。 (3)9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有49例(50.5%)患者后期发生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度23例,Ⅱ度以上26例,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平均值为(48.1±35.1)%、(46.4±30.4)%。其中25例患者在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发生了不同程度减低,但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预处理后ADMTS13活性下降不是移植后期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P=0.6737,OR=1.195,95%CI:0.522~2.732)。 49例患者着中有35例在aGVHD发生时进行ADAMTS13活性检测。在aGVHD发生时18例(51.4%)患者预处理前及aGVHD发生时ADAMTS13活性均值分别为(41.5±28.3)%、(22.7±19.9)%,aGVHD发生时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发生了减低(F=22.34,P=0.0002),同时体内VWF抗原含量升高(F=17.56,P=0.0004),两时期的VWF抗原量均值为(220.1±216.7)%、(539.4±407.0)%。 结论:(1)FRETS-VWF73荧光试验检测ADAMTS13活性灵敏可靠、操作简便、能进行定量分析,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应用于TTP及其他病人的血浆ADAMTS13活性临床检测。 (2)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各阶段ADAMTS13平均活性水平都要低于正常人,而在预处理后ADAMTS13平均活性水平较预处理前低,以活性减低在60%内的为主,随着造血重建,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开始回升。 (3)血栓并发症患者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较非血栓组明显,下降幅度超过60%是后期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较减低与aGVHD的发生无关,在aGVHD发生当时仅部分患者ADAMTS13活性减低。 (4)VWF抗原呈逐步增高趋势,血栓患者移植前的VWF就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庆新,张苏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量的变化[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段开明,王明安;选择素P与心肺转流术后肺损伤[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3期
3 刘庆新,张苏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4 王丹;朱浩佳;杨前进;;脑出血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8年13期
5 李建桥;罗燕;马伟;丁小燕;袁玲;肖伟;李杰;史煜;唐仕波;;不同年龄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的研究(英文)[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年09期
6 刘庆新;宋月雁;邓玉琴;马学英;;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6期
7 程嘉艺;滕丹;孙静;康廷国;;沙棘总黄酮对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利军;斑马鱼Rictor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叶剑锋;芍药甙的抗血栓与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程嘉艺;沙棘总黄酮抗栓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初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路静;人食管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下树突状细胞内皮样分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方翔;抗血栓抗体6B4、假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蛋白酶ADAMTS13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幸宇;大鼠肌肉钝挫伤vWF及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蒋莉莉;树突状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下内皮样化现象的初步探讨[D];郑州大学;2007年
3 郭伟;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对肾组织CD34和VWF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杨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兔肝素所致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秦珍珠;树突状细胞在结肠癌细胞SW620上清液作用下内皮样分化倾向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6 白睿华;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作用下树突状细胞内皮样分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朱倩;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ADAMTS13活性与抑制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3年
,
本文编号:
2390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90039.html